温泉真假难辨但温泉标章政策不泡汤

人气 8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5月4日讯】台湾温泉已成了国人的喜好之一,但是坊间所标榜的温泉却是真假难辨,基于水源管制及温泉区重置的目标下,目前温泉法草案由经济部水利署所推动并通过立法院初审,使﹁泡汤族﹂对优质温泉区的期待油然而生,并确立﹁温泉标章﹂的公信力,相信这不仅是﹁泡汤族﹂之福,更有助国内优质温泉休闲事业的发展。

据中央社5月4日报导,温泉已成了国人的喜好之一,但是坊间所标榜的温泉却可能只是加热或加温泉粉﹁假温泉﹂的传闻,在温泉真假难辨及各方利益折冲下,一般期待﹁温泉法﹂草案立法不至于﹁泡汤﹂,以确立﹁温泉标章﹂的公信力,相信这不仅是﹁泡汤族﹂之福,更有助国内优质温泉休闲事业的发展。

每年当时序入秋,气温逐渐凉了时,各种温泉快讯就陆续出炉,跃动着﹁泡汤族﹂的心,各温泉区也突然间活了起来,日以继夜都充斥着逐汤者,美食加美﹁汤﹂,几乎是人间一大享受,可是走进温泉区时常难忽视山崖溪涧中杂乱的引水管线,而优劣参杂的泡汤场所更潜藏着卫生上的隐忧。

基于水源管制及温泉区重置的目标下,原由交通部观光局主导的温泉法草案,经检讨后,为期从源头控管下,温泉法草案转由经济部水利署所推动并通过立法院初审,使﹁泡汤族﹂对优质温泉区的期待油然而生。

经济部次长尹启铭说,温泉具有养生与观光休闲等功能,台湾温泉资源虽丰富,可是温泉休闲事业却在法令不足与管理权责不明下,不仅水权无法登记,建物及土地使用分区不合、非法占用公有土地、管线任意架设、卫生管理不善,使得观光休闲功能大打折扣。

但根据水利署长黄金山的说法,国内目前并无一合法的﹁温泉区﹂。因此,若温泉法立法后,现有杂乱的温泉景观就可能面临一连串严格执法期,除了温泉区的划设外,其他还包括私设管线的拆除及区分温泉供取业收费制度的建立。

草案规定业者开发温泉时需有水利技师及地质技师或矿业技师签证,主管机关才可能许可开发案,若是开凿温泉井者,开凿后还需检具水利等专业技师签具的钻探纪录、水量测试、温度量测及温泉成分等资料。

但水利署统计水利技师虽有三百九十多人,但矿务局却说,目前执业的矿业技师仅六人。有趣的是,地质法草案也才刚完成立法院初审,在仍无法源下,地质技师的人数是﹁零﹂,因此,台湾团结联盟籍立委黄宗源︵不分区︶质疑,未来将可能产生某﹁垄断﹂行为。

此外,基于原住民意识抬头,争取传统领域自然主权的实际作为中,﹁拉温泉﹂成了重要诉求,而初审条文中增列原住民经营温泉供取业时,免征取用费等优惠,对此,民进党籍立委陈道明、国民党籍立委杨仁福等原住民立委就说,各温泉区有三分之二地处原住民保留地,自应保障原住民的用水权益。

总而言之,温泉法的立法,一般认为应有助现有观光休闲旅游经营业者合法生存,振兴国内旅游及观光事业发展,及保育、永续利用温泉资源。但朝野立委仍不禁担心中央及地方主管机关执法能力,民进党籍立委李俊毅︵台南县︶、邱垂贞︵桃园县︶就认为所涉利益太过庞大,应有公平客观的审查机制或采公开招标,以避免政商利益输送的弊端。

温泉法的立法虽引发利益冲突的揣测,但民众关心所泡温泉是否是真的,因此,在温泉的定义仍是众说纷耘下,坊间就传出有不肖业者引用自来水或溪水等地表水加热,或是加入温泉粉等作法,对外自称是温泉,甚至部分未听说有温泉的地区,也在SPA风潮的引领下纷纷﹁冒出温泉﹂了。

对此,水利署综合企划组科长王艺峰说,难以认定加热或加温泉粉的温泉就是﹁假温泉﹂,何况这又不涉及违法,只涉及消费行为的诚信问题。但温泉究竟为何呢?根据日本﹁温泉法﹂的定义,温泉应限定水源来自地面下,温度达摄氏二十五度以上,且温泉水质每一千公克就应有一千毫克以上各种矿质的﹁溶存物﹂。

他说,温泉法立法后,业者应将其温泉样本送验,若检验合格,将可获发﹁温泉标章﹂供悬挂,标章中会注明温泉种类、源头及疗效,若消费者担心泡错汤,选择有标章的浴场或温泉饭店应较有保障。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输液荒 陈菁徽:健保点值过低 影响生产意愿
签署农特产品产销合作 枝仔冰城盼助原住民
博爱座预告修法 将改为优先席 扩大适用对象
儿少遭遇网路霸凌高于疫情前 好发于国一之前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