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大陆发展与香港经济前景关系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5月5日讯】香港对中国大陆经济的份量并不是因为北京刻意压抑而贬低,而是大陆本身发展过快。据美国财星杂志分析,香港要成为亚洲的纽约绝无可能,不如专心变成珠江三角洲的商业心脏,安于当中国的芝加哥,否则就可能沦为克利夫兰等级的次要城市。

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人口不到五十万,是美国第三十三大城,一九九九年到二零零零年之间,人口成长率是负百分之五点四。财星没有明言香港也会那么“衰退”,不过指出,香港的失业率已达百分之七,房地产价格从高峰水准跌了百分之六十,使得二十万人欠债额高于他们名下的屋宇所值。

据财星杂志分析报导,香港物价去年下降百分之一点六,今年预计将下降百分之三,这是标准的经济萎缩;一九九九年迄今,个人破产数增加了两倍,消费者信心也降到谷底。

预定五月十三日出刊的财星杂志说,中国大陆快速发展,表示它不再像过去那样需要香港,阿尔卡特、通用汽车等跨国公司越来越觉得以北京、上海和深圳等更便宜的地方作为营运基地,是他们合乎逻辑的选择,甚至连甲骨文等先进科技公司,都宁愿以深圳当作研发中心所在,而舍弃昂贵的香港。

该分析报导指出,香港要摆脱目前的困境,最重要的是要重新调整基本结构,检讨它和中国大陆的关系,转型为大陆最具活力珠江三角洲的门户,是值得考虑的方向。

香港政务司司长曾荫权也体认到这点,说香港可和擅长科技的深圳、精于制造业的广州、适于发展娱乐事业的珠海和澳门合作,改善环保、建造更多的高速公路、铁路、机场和港口。可是财星说,难就难在香港如何既要融入中国、又要保持它自己较透明、较独立的制度。

报导中表示,香港虽然问题重重,但它还是亚洲一个较诚实、较容易做生意的好地方,去年有九百九十四家跨国大公司以它当作区域营运基地,这是历来为数最高的纪录,也比东亚地区其他任何都市都多,不是没有道理的。

最后该刊表示,香港过去的成功是靠韧性和适应力,只要这两大特性它仍具备,现在就把它淘汰出局,显然是一大错误。

财星杂志一九三零年在美国创刊,一九五零年代开始有亚洲版,目前在亚洲发行八万五千份,全球发行量一百多万份,读者人数超过五百万。

原文摘自(中央社)(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三神父娈童港教区私了
港股升282点 市值日增千亿
失业妈妈抱女行乞
颜颖思的姊姊是孙耀威的新女友?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