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吧“妖魔化” 被诅咒成“全民公敌”

人气 3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7月1日讯】中国时报亓乐义7月1日报导,网吧平常没有事,大火一烧全出事。在大陆待久了,总有类似的感慨,似乎什么事都能做,就是千万不能出事,否则不管合法的或非法的,政府全部“一刀切”,任凭你倒楣。

六月十六日凌晨。北京“蓝极速”网吧,被两个未成年少年纵火,因为和网吧服务员有争执,他们心存报复,丢出近二公升汽油,酿成廿多人葬生火窟的惨剧。

一位母亲投书,痛诉网吧就像“鸦片”,把她的儿子牢牢拴在阴暗的一角。母亲的控诉、社会的不满、当局的恼怒,在炎热的夏夜一夕间炸开。隔日,中南海高层震怒,市府领导带头安检,网吧遭全面扑杀,无一幸免。

记者住宿的饭店商厦,原有一处容纳百人的大型网吧,年来人潮鼎沸;不到一天时间,所有装置设备、招牌广告,全部拆光,连墙上的海报也不放过。“全给撤了”,几位使劲洗刷的工人说,死那么多人,网吧还能怎么着。

情况同样出现在海淀区,这里是北京院校的集中地,大火前网吧林立,随处可及。当局一声令下,网吧全都拉下铁门,有的连招牌的残余碎片都找不到,让记者无缘拍照。

“蓝极速”纵火案,是一九四九年以来,北京最严重的群死群伤事故。网吧成了过街老鼠,廿多条人命,点燃一场新的运动,由北京蔓延到全国各地,影响层面不仅是北京的二千四百家网吧,在全国保守估计有廿万家,牵连几百万人。

文化局一位官员说,北京合法的网吧不及二百家。它们店内还算整洁,门窗透亮,其他的“黑网吧”,大多暗藏在各胡同街道中,招牌不显眼,沿路有箭头指引,老板看到熟客,亲切放行,首次造访的,免不了面对一阵打量和询问。

胡同里的黑网吧,像一个密封的碉堡,室内有并排、有单间,灯光幽暗,大多没有窗户,纵有空调,也感觉到空气里的浊气。进出网吧只有一个通道,发生事故无处可逃,消防车纵然赶到,也阻于狭小肠道之外而无计可施。

一位住在附近的大妈说,进出网吧的人比较复杂,有的还把头发染得怪里怪气,一看便知“不是干正经事的”。不少民众抱怨,一些网吧和文化游乐场所比邻,这些地方常酒醉闹事,扰乱安宁,大火发生当夜,邻舍误以为是打架,听到呼天喊地的救命声后才知是场火灾。

既然网吧问题多,又有人报警,公安也来到现场,为什么还对黑网吧存在的公共安全问题视若无睹?

原来,公安只重视网吧是否散布反动或色情信息,“国家安全”高于一切,道德谴责先行处理,当局压根就没意识到网友在公共场所的安全。

上网吧的人也很少注意密封网吧的潜在危险。“只要好玩、便宜,就去”,就读大二的王姓同学说,他是网吧的常客,从不觉得网吧有何危险,烧火时,往外跑就得了。类似想法的人太多,公共安全意识的薄弱,在大陆非常普遍,网吧只是冰山的一角。

网吧被封,合法业者满肚子委屈,也有话要说。一位网吧合伙人小陈,很怀疑真正合法的网吧有多少?他扳开手指举出,申请网吧要走六道关卡,公安局的同意书、文化局的准营证、消防单位的审核、通讯部门的营业许可证、电信局的安全协议书,再加一个工商局核发的执照。

“哎,没法说”,小陈摇着头,辩称自己也想好好干,他打通四关已是竭尽所能,其他所谓的黑网吧,至少也有一张证,挂于进门处以示合法,否则没人敢上梁山。

所谓管得部门越多,越容易出问题。一旦出问题,主管机关一哄而上,把业者整得天昏地暗。开了廿年车的张师傅,对网吧也没好印象,但他总认为,现代政府不能再和以前一样平常不管事,一管就像发动一场运动。

这次北京市府整顿网吧兵分五路,文化局、公安局、工商局、通信局、市商委联手出击,其他沾上边的业者一并受创,当局严令电子游戏和录像放映等场所,营业时间不得超过晚上十二点,歌舞娱乐及洗浴场所的营业时间不得超过凌晨二点。不过,除了少数媒体,对网吧提出深层结构的反思外,网吧几乎遭到妖魔化的诅咒。有人呼吁,不法网吧造成的危害不仅是安全,更是对民众心灵进行长期而潜在的摧残。这种忧患引起社会极大回响,民众的检举电话一天达一百多通。大陆改革开放后,很少行业如此受到全民围剿,网吧几乎变成了全民公敌。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中共藉整顿网吧大举清查网路讯息
中国网民强烈不满政府扫荡网吧
中共“借火”关闭网吧整肃网络
林保华:北京的逻辑—网吧大火是因为有害信息流通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