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传递一个善的故事 南投县集集篇(一)

集集镇镇长陈纪衡。(彭秋燕/大纪元)

人气: 336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20年11月15日讯】(大纪元记者彭秋燕台湾南投报导)集集镇位于南投县,是全台面积、人口数倒数第二的小镇。集集镇长陈纪衡介绍说,“集集”的由来,一说是当地原住民的一个部落名称。另一说,则是布农族语中“JiJi”的音,“JiJi”有“肉”的意思,也就是说,集集曾经是布农族与汉人交易肉品的地方。而集集镇民风纯朴,辖内有11个里,现在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他们善的故事。

马拉松镇长 守护集集 整治道路交通

陈纪衡是1985年生,原是名软体工程师,现在是集集镇镇长。2013年底,他回到家乡跑马拉松时,看到集集“真的太美了”!因此埋下了他回乡服务的种子。及至2014年,台湾爆发食安事件,当时的政治氛围是绝望的,而集集也面临第二垃圾掩埋场等相关议题,一直无法解决等情况。这颗种子便开始萌芽。

接着,陈纪衡以“守护集集”的决心回来参选,连续当选第18、19届镇长。他认为,集集人富有爱心,例如,镇上有些半独居老人本来自己生活就不太宽裕,但是,他仍会每年固定捐款帮助其他的人。不但如此,他还坚持不受访、不办表扬。

然而近年来,集集也从一个农业乡镇转型到观光小镇,但在商业化的过程中,他感到集集的商家变得越来越市侩。但是九二一大地震发生后,集集灾情惨重,而这些商家也是不吝啬地把仅存的食材拿出来义煮给大家食用,一起渡过前两天对外联系完全中断的困境。

陈纪衡的兴趣是跑马拉松,他认为,跑马拉松时的交通管制,人与车适当的分开,加上很惬意的环境,不但对人身安全、对观光发展也是有所助益。而政府有权力跟义务去改善所有马路上的危险状况。因此,他在镇长任内非常重视道路交通整治。

“我于任内在所有的危险路口、没有交通号志的地方都增设了交通号志。”不过,陈纪衡也不讳言说,增设交通号志以后,有部分人会开始抱怨。但是长期来看,这对交通安全是有助益的。

他认为,不只是红绿灯,对台湾而言,我们的人行环境真的太不友善了,这对行动稍微不便者实在是太危险了,而我们有责任去改善道路的交通状况。他希望借此来守护集集。

和平里长视民如亲 急募善款救助里民

集集镇和平里里长陈禹克。(陈禹克提供)

陈禹克是集集镇和平里里长,现年60岁,辅仁大学法律系毕业,他曾经从事地政士的工作,也当过公务员。3年前,因为自己快到退休的年龄,因此希望转换跑道,利用自己的法律专长来服务乡亲。

他介绍表示,和平里有50%是独居老人,其中有80%是女性。而乡下人欠缺法律常识,所以他不论是里民的继承、赠与,还是财产的规划等问题,都可以给予协助。

尤其,他视民如亲,对独居老人的照顾特别周到。例如,前年一位88岁的独居老人,因骑车跌倒而无法到集集街上上课,一次,镇长向他提及,他很阿沙力地答应,没想到这一载就是2个月,最后,子女也因为他的接送,不好意思地排班回来照顾。

陈禹克说,“这条命还在,上天给我的我就尽力做。”陈禹克一家在九二一大地震时劫后余生,他认为自己要以感恩的心来服务里民。

他回忆说,地震当天,第一波前震发生时,虽然房子没倒,但是衣柜却“拼拼砰砰”地倒下来,还好那时他看到,把大儿子拉了出来,要不然玻璃橱柜压下来,可能大儿子没死也半条命。不久10秒后,又发生第二波主震,整个房子全倒。还好他们一家幸运地逃出,前后仅差2秒的时间。

最后,陈禹克希望传递一个急难救助善的力量。他表示,上个礼拜一位里民心脏萎缩住在中国医药学院的加护病房。据了解,这位里民的医疗费用约20至30万元,而该里民是中低收入户,目前有两名子女仍在学,一个念大二,一个念高一。

在事件的第一时间,他发挥了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精神,透过周遭朋友募得大约12万元的善款。但是款项尚且不足,正待社会善心人士伸出援手救助。陈禹克的连络电话:0973-268832。

玉映里长爱心无国界 照顾弱势不间断

集集镇玉映里里长林素玲。(彭秋燕/大纪元)

集集镇玉映里里长林素玲原本在集集镇公所民政课服务,退休以后,她感到在地民众仍需要她的关怀,于是趁着前任里长卸任之际,出来参选服务里民。林素玲表示:“当里长没有善心是做不到的。”

林素玲对老人送餐的服务尤为用心。她介绍说,接任里长后,她与集集镇的大饭桶餐厅合作,为每个里的弱势和独居老人送餐。送餐由大饭桶餐厅负责烹煮,而她负责陪着挨家挨户地送。一个礼拜送2至3天的午餐,两年下来,他们送出的爱心相当可观。

另一方面,热心的林素玲也与集集的善心团体,一起救助在地的弱势贫困无依者。最近,她们正在帮助一位离过婚的外配。这位外配家境清寒,全身是病,而且独力抚养一个念大学的儿子。她与善心团体去访视后,为她筹得一笔一个月5千元的救助金。

林素玲从小到大一直都是热心助人。她说,在公所当里干事时,一次外出访视,看到一个欧巴桑搭公车从员林客运站下车后,就傻傻地站在那儿不动。这时她感到好奇而上前询问:“欧巴桑你要做什么?”那个欧巴桑回答:“我要找我的女儿。”接着,林素玲再问:“你的女儿叫什么名字?”欧巴桑回答::“我的女儿叫阿霞,她在马祖庙卖早餐。”

“但是,在集集的马祖庙没有一个卖早餐的叫阿霞啊!”这时林素玲感到不知如何是好:“糟糕这怎么办?”不过,后来她灵光一闪地想起:“我知道有一个叫阿霞的,但是不在马祖庙,我带你去找她好吗?”如此,林素玲带着欧巴桑找到她的女儿:“阿霞,这是你的妈妈吗?”

“对呀!”林素玲经常这样抽丝剥茧地为乡亲解决问题。“爱不分国界、不分你我,只要你想付出,什么都可以付出。”未来,她希望继续照顾弱势。

八张里长待人亲切  结合社区剧场娱乐里民

图为集集镇八张社区香蕉剧场的蕉农与妇女,右后方挑担者为八张里里长邓宗庆。(邓智全提供)

邓宗庆是八张里里长,现年73岁,担任里长已有10年的时间。而他笑咪咪的笑容,让人感觉是个亲和力十足的快乐里长。除在八张里外,他还在玉映里、集集里、和平里等一些地方住过,人脉广阔,加上热心,是他服务的优势。他谦虚地说,“有能力就尽量帮忙啦!”

而在出任里长前,他已担任两届的八张社区发展协会理事长,且现任理事长也是其子,因此更便于他结合社区营造来服务里民。特别是,八张社区发展协会办理剧场表演,不但传承在地特色文化,也娱乐在地里民,内容包含了浪子回头、香蕉剧场、绿色精灵、土地公伯等剧目。

“我在里面算是年轻的,人家缺什么脚色我就去演什么角色。”邓宗庆与里民经常沉醉在剧场的扮演中,“本来就是做农的,里面的割香蕉我有经验,融入角色我抓得到。”这出香蕉剧场让他回到以前种香蕉的农业时代。他回忆说,那时务农很辛苦、很危险,在香蕉园里,有时路滑不小心就跌倒,有时还会遇到蛇等。另外,他们也将爱情融入剧情。

邓宗庆与剧场里民互动亲切,即使是85岁的长者,也以“同年的”称呼。长期经营剧场表演,他表示,“演戏时,刚开始要他们上台表演,他们还不敢,但是现在不让他们表演不行。半小时的剧场,有时为了评鉴的需要,如果把他们的戏份删掉,那么就会有人抱怨。”

此外,他也热心参与地方事务。2003年的花灯展览,为了炒热气氛,邓宗庆制作了一支超大“枝仔冰”。这枝仔冰采用冰淇淋的材料制作,体积为高约1丈,宽约3尺半,厚度约1尺4,总重1,100多台斤。真的好大啊!从制作到完成,一共动用了5个人力耗费3天时间,而最后分食,也要切4个小时。

八张社区发展协会理事长邓智全表示,老年人一定要过得快乐,才会身体健康。另一方面,人与人之间也可能有冲突,所以他们也教老人说好话,包括说一些夸奖的话等,使整个社区洋溢着一片欢乐气氛。未来,他们希望继续帮助里民寻找快乐。

责任编辑:玉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