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解封”设限多 医院强行“清零”配合

人气 3979

【大纪元2020年04月07日讯】(大纪元记者李心茹综合报导)中共病毒(武汉肺炎)始发地武汉即将全城解封,而解封后仍有诸多交通与车辆限制;各类学校开学时间仍未通知;社区封控甚至比平时更严等等;医院为了“清零”,强制重病人出院。

百个“无疫情小区”名单被撤

“封城”78天的武汉将于8日凌晨解封,但武昌区、洪山区等地发现无症状感染者。当局迅速将发现疫情的小区从“无疫情小区”名单撤下。当地居民披露,原先无疫情的小区现在出现疫情,启动封闭式管理模式。

武昌居民王树理7日对自由亚洲电台说:“现在无症状患者抬头的话,全武汉市的人都大为震动,很多地方越来越紧,进来社区都要刷健康码,证件查得很严厉。”

武汉居民提供给自由亚洲电台的武汉市疫情防控统计表中,仅一页纸就有80多个小区出现疫情。

出自不同街道办公室的疫情通报显示:4月5日,武昌区康乐里社区收到卫生部门反馈,发现1例无症状感染者,来自恒大首府4栋,属医务工作者;另一份通报称,东西湖区恋湖家园小区发现无症状感染者1例,现已暂停恋湖家园无疫情小区认定。通报称,请大家继续配合支持小区封闭式管理,一律不得外出。

左图:武汉市疫情防控统计表中,仅一页纸就有80多个小区出现疫情。 右图:4月5日,武汉市武昌区积玉桥街康乐里社区疫情通报。(自由亚洲电台)
左图:4月5日,武汉市洪山区华农西苑小区疫情通报; 右图:4月5日,武汉市东西湖区恋湖家园小区疫情通报。(自由亚洲电台)

另据中共官媒新华社报导,武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相关负责人5日称,因无症状感染者等原因,取消或暂停“无疫”命名的小区70个、社区87个、村(大队)2个、街道(乡镇)11个。

“解封”后 许多交通运输未全面开放

据陆媒报导,武汉8日解封后,将恢复公车路线30条,总计恢复规模占70%。此前已恢复6条线营运的地铁,仅再恢复8号线,恢复规模占78%。

另外,武汉全市长途汽车客运站虽恢复正常营运,但市际客运班线采取“点对点”一站式运输不中停,省际客运班线也暂不恢复。巡游计程车虽恢复营运,但网路预约计程车依然不能上路。

武汉公共交通仍实施各种安全防控措施,乘客必须凭健康码“绿码”实名制乘车,还要先检测体温,全程戴口罩,且严格控制客座率;电车、地铁实施限流入站。

各类学校开学时间仍未通知

此前,据湖北省中共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3月24日宣布,湖北省内大专院校、中小学、中职学校、技工院校、幼稚园等继续延期开学。具体开学时间根据疫情防控情况,经科学评估后确定。

目前,虽然解封在即,但各类学校开学时间暂未获得通知。

还有些不寻常的事:武汉8日解封 ,中共官媒《人民日报》7日专文称,“解封不等于解防”、“打开城门不等于打开家门”,强调警报并未完全解除。

另外,中共国家卫健委称,6日新增32例新型冠状病毒疾病(中共肺炎)确诊,均为境外输入,同时单日无人死亡,创下自1月起当局公布每日数据以来,首次0死报告,不过中共官媒并未大肆宣传,有BBC记者直言,中国媒体可能本身就非常清楚这方面的统计存在缺陷。

医院强行清零 打造抗疫成功假象

武汉网民“卖大叔的白菜”6日在微博披露,她的父亲顾享鹏,一位69岁的重症中共肺炎患者,被武汉蔡甸区防疫指挥部安排出院,理由是其核酸检测已属阴性,中共病毒已痊愈,必须出院。但实际上父亲有气管切开、脑梗,颈部静脉血栓等问题、身上还有各种输液导管未拔除。

老父其后被转到蔡甸中心医院下属的妇幼保健院治疗,去了之后很快被下了病危通知书。但亲属试图重新让他入院治疗却遇阻,理由是中共病毒病人不能跨区等。

(武汉网民“卖大叔的白菜”微博图片)

患者的妻子谢女士向自由亚洲电台证实,女儿发帖求助引发关注后,7日上午,丈夫已经再次回到同济中法医院治疗。

谢女士说:“他现在肺部感染很严重,还在发低烧,颈部呼吸道的切口还留着在,经常用来吸痰。大面积脑梗,完全还不能吃东西,只能靠那个管道喂营养液。”

谢女士还表示,丈夫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感染,除夕夜发病,后来侥幸得到救治。但现在即使最后能保住性命,也基本残疾了。

谢女士说,武汉市官方隐瞒疫情给丈夫带来致命伤害,她自己也被感染,所以她非常痛恨武汉市的瞒报。

目前,大纪元记者搜索发现,网民“卖大叔的白菜”的原文网址显示:“抱歉,你访问的页面地址有误,或者该页面不存在。”

武汉多家媒体从周二(7日)晚7点开始进行24小时直播,以所谓江滩美景、离汉交通开启、武汉苏醒等口号宣扬官方所谓的抗疫胜利。而任何关于追问武汉死亡人数统计、问责的言论,则继续遭严密封锁。

责任编辑:高静#

相关新闻
武汉解封3小时后又封城 中共防疫指挥混乱
无症状感染者比例惊人 中共未公布累计数字
被迫签疫情保密协议 武汉医护诉亲身遭遇
武汉70个“无疫小区”被摘牌和暂停认定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