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精神健康平均分历年最低

近四成指疫情对精神健康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人气 44

【大纪元2020年09月10日讯】一项调查发现2020年香港市民精神健康平均分为45.12分,是历年最低。38.4%受访市民指疫情对精神健康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约三分之一受访者表示,去年的社会争议为他们带来创伤。

多个复康组织及公营机构在每年10月合办“精神健康月”活动,透过不同形式的公众教育及推广活动,向市民宣扬精神健康的信息。“2020精神健康月”筹备委员会(筹委会)的研究工作小组连续第九年进行“全港精神健康指数调查”,以了解香港市民的精神健康状况。小组中大学,于2020年6月22日至7月6日晚上以电话访问,1,002名15岁或以上能操粤语的香港市民

六成精神健康指数不合格

研究工作小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五项身心健康指标(WHO-5),将身心健康指标的分数调整为由最低的0分至100分满分(下称“精神健康指数”)。结果显示,2020年香港市民精神健康指数的平均分为45.12分。

在2020年,58.9%受访者的精神健康指数不合格(低于52分),27.1%受访者的精神健康状况处于可接受水平(介乎52至68分),14.1%受访者的精神健康良好(数达72分或以上)。

调查又按受访者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婚姻状况、经济活动身份、住户人数、住户收入及子女数目的组别,比较其精神健康指数平均分的差异。结果显示,相对其它组别,女性、退休人士、学生和55岁以上受访者的精神健康较好。男性、年龄介乎15至34岁,或在职受访者的精神健康显着较差。

54.5%受访者表示,“社会争议”对其精神健康有非常负面/颇负面的影响。43.6%学生受访者指,“学业”对其精神健康有非常负面/颇负面的影响。34.0%在职受访者认为,“工作”对其精神健康有非常负面/颇负面的影响。另外,分别有27.8%及25.6%受访者表示,个人前途及财政状况对其精神健康有非常负面/颇负面的影响。

社会争议对年轻受访者 精神健康影响大

与2019年中的调查结果比较,2020年初及2020年中香港市民的精神健康较差,精神健康指数平均分由2019年的46.41分下降至2020年初的44.48分,在2020年中稍升至45.12分。精神健康状况处于不合格水平的受访者比例,由2019年中的56.4%,上升至2020年初的61.8%,在2020年中稍降至58.9%。

比较2019年至2020年的3次调查结果,表示社会争议对其精神健康有非常大/颇大负面影响的受访者比例大幅上升,由2019年中的41.1%上升至2020年初的60.5%,及2020年中的54.4%。相对其它年龄组别的受访者,表示社会争议对其精神健康有非常大/颇大负面影响的年轻受访者(15-34岁)比例大幅上升,由2019年中的51.9%,上升至2020年初的71.3%,及2020年中的71.1%。

近38.4%受访者指,疫情对其精神健康造成非常大/颇大的负面影响,47.6%表示轻微的负面影响,14.0%表示完全没有负面影响。

社会争议疫情带来精神创伤

44.1%(442人)表示,曾在过去一年遇到对自己生理或心理带来负面影响的创伤事件。其中,107人指创伤事件为疫情;331人指的为社会争议;128人指的为其它事件(例如家庭问题、亲人朋友离世等)。即整体受访者中,33.0%及10.7%分别认为,社会争议及疫情为他们带来创伤。

筹委会表示,因创伤事件而造成生理或心理负面影响的受访者中,26.0%(113人)有可能患上“创伤后压力症”。因疫情、社会争议,以及其它事件而可能患上“创伤后压力症”的受访者比例分别为26.7%、27.6%,以及26.4%

筹委会指,香港市民的精神健康自2018年起,持续处于不合格水平,情况令人忧虑。建议政府及有关当局应尽快制定相关策略,并多管齐下推行各项措施和服务,以改善市民的精神健康。

针对社会争议和疫情带来的精神创伤,筹委会建议各方人士应保持沟通,为香港社会发展寻求最佳出路。政府与市民应该继续同心抗疫,尽力减少社区出现大规模的感染,以令市民的生活逐步恢复正常。又呼吁市民保持乐观、正面、包容和宽恕态度、多与家人维持良好沟通、抱着感恩态度、透过工作获得成就感、经常运动,以及慷慨行善。◇

责任编辑:李薇

相关新闻
香港人压力大 森美吁关注精神健康
港人精神指数首次不合格
反送中连侬墙被毁 加国大学校方介入调查
香港市民高压下悼六四 多国领事到维园“散步”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