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位纽约艺术工作者联展 刻画唐人街灵魂

人气 30

【大纪元2021年10月25日讯】(大纪元记者林宜君纽约报导)10月23日,由15位纽约艺术工作者共同参与,为期三周的《唐人街的灵魂:热情、愿望与毅力》艺术联展划下句点。策展人黄思茵以多媒体的表现方式,邀请参展人利用影音、摄影、绘画、玻璃艺术与历史文物展等,带领民众重温纽约华埠作为华人移民的重镇、社会运动的响应者等历史,以及历经疫情重创,仍然散发源源不绝的生命力的现状。

《唐人街的灵魂》策展人黄思茵。
《唐人街的灵魂》策展人黄思茵。(林宜君/大纪元)

策展人黄思茵(Siyan Wong)展出的画作记录了华埠曾经盛极一时的成衣工厂,以及路边摆摊的市井小民,或是热情回馈乡里的社区人士,这些作品反映了华埠难以动摇的强韧生命力。

黄思茵指着一幅格兰街(Grand St)上的粽子摊贩画像表示:“(她)尽管年老,但仍然试着生存,并将粽子卖给社区的所有人,不论是拉丁裔、非裔或白人嬉皮士,邻居都记得她是谁;我想正是如此,让我觉得一定得在展览中展出(这幅作品)。”

摄影记者黎怡。
摄影记者黎怡。(林宜君/大纪元)

独立摄影记者黎怡(Bonita Lei)是香港移民,赴美念书后便落地生根;前年香港爆发反送中运动期间,她多次记录在美港人的声援行动。

展览期间,黎怡以影像作品《消失的空间》,向香港与华埠今是昨非的现状提出疑问:“当疫情过去,世界或许将再也不同,很多地方都改变了,对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景一物感到很陌生。华埠的变迁、乘(承)载的文化、回忆、历史,忽然间好像什么回忆都没有了;而香港经过动荡的两年,怎样去找寻新的定位?”

《唐人街灵魂》除了回顾早年移民与华埠的连结,也记录了疫情期间,华埠居民的生活片段。

摄影师郑耀东。
摄影师郑耀东。(林宜君/大纪元)

摄影师郑耀东(David Zheng)展出他在去年5、6月疫情期间,推出的“花儿去哪儿了?”免费摄影活动。郑耀东表示,疫情爆发初期,媒体所见的都是负面新闻,因此他想利用摄影师的身份,回馈社区,尤其是陪他成长的华埠。

郑耀东回忆表示,华埠年长者排队领餐的画面令他感到惊讶,这除了让他思考粮食充足的问题,也激发他思索或许可以借由摄影为社区带来快乐。

多媒体艺术工作者黄卓伦。
多媒体艺术工作者黄卓伦。(林宜君/大纪元)

多媒体艺术工作者黄卓伦(Arlan Huang)是华埠居民,他以作品《珍贵的货物》参展;创作原因无他,“我的孩子在华埠长大”,“这里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闭幕式当天,知名现代舞者陈学同与夫人曾佩媜,偕舞蹈工作室学生,以“勿街:针与线”(Mott Street: Needle and Thread,Charlie Chin编舞)与“扁担”呈现华埠早期女性劳工在成衣工厂的工作样貌,以及异地生活的丰收与喜悦。

《唐人街的灵魂:热情、愿望与毅力》15位参展人完整名单如下:富江新居(Tomie Arai, Godzilla)、陈加华(James Chan)、陈伟民(Louis Chan)、郑德华(Edward Cheng)、黄卓伦、黎怡、李修竹(Lanny Li)、林美虹(Mei Lum)、麦以林(Elim Mak)、Cindy Trinh、曾颖驰(Alvin Tsang)、黄思茵、余红碧(Betty Yu)、张绍亿(Shaoyi Zhang)、郑耀东。◇

责任编辑:李悦

相关新闻
纽约唐人街宗亲会 传播中华文化的种子
纽约华埠孔子大厦“樱花摄影比赛”征稿
摄影师镜头下的80年代华埠室内生活
纽约华埠添青花瓷壁画 纪念已逝亚裔摄影师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