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国用语渗透台湾 立委吁定对照表

对于中国用语逐渐渗透台湾文化,立委赖品妤12日表示,虽然中国跟台湾习惯使用的语言有相似性与共通性,但公家机关应避免公文出现中国用语,并要求教育部应制定“台湾、中国用语对照参考表”。(中央社)
人气: 1200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21年05月12日讯】(大纪元记者林紫馨台湾台北报导)中共长期以来对台湾进行多种面向的统战,而文化统战更是默默的存在我们生活周遭。立委赖品妤12日质询时表示,台湾渐渐在用许多中国用语,而那些用语看似熟悉且平常,但某种程度上,这些都是中共对台湾进行文化渗透的子弹。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员会12日在立法院,继续审查高级中等学校建教合作实施及建教生权益保障。赖品妤举出部分中国用语入侵,如视频、概率、质量、走心、信息、优化、反馈、水平,台湾用法则是影片、概率、品质、在意、讯息、升级、回馈、水准。除了平常被使用之外,赖品妤更发现在公家机关相关公文用语上也不慎误用,因此要求教育部应制定“台湾、中国用语对照参考表”,让各公家机关参考。

赖品妤表示,国语政策已经让台湾人普遍习惯以华语思考对话,但是就现在来看,这也成为了中国(共)实行文化统战开得最好的大门,本土语言的保存与复兴,我们有很大的努力空间。

赖品妤也举出教育部辞典中“视频”一词的例子,在过去“视频”的释义中,只有“电视波所包括的频率范围,在二十赫至四百万赫之间。”但后来竟加上“泛指影音档案”,认为此解释应来自中国,负责辞典整理的国家教育研究院虽有解释,也明白语汇会流通,但该释义后方应加注来源是“中国”,让使用者了解。

赖品妤进一步说明,当然同意语言是会是互相影响流通,目前中国跟台湾习惯使用的语言,基本上还是有高度的相似性跟共通性,但是,对于政府以及公部门还是要另外要求。赖品瑜举例,偶尔看到公家单位的公文文件库,会出现中国惯用语“质量”等等。

赖品妤表示,教育部作为台湾最高的教育主管机关,基本上就是代表着国家的教育门面,面对长期对台湾有侵略意图的中国(共),政府机关的资料里,不应该使用中国用语,这个部分应该要有警觉。

因此赖品妤希望,教育部可以整理一份中国与台湾用语的对照表,甚至架设在一个公开的线上平台,让各个公家单位来参考,尽量避免公文等相关资料出现这些用语,基本上也是在保护台湾的语言文化。对此,教育部次长蔡清华表示,将会研议制定台湾、中国用语的对照表。

责任编辑:吕美琪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