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1.30】捷克数千人抗议防疫限制

人气 1406

【大纪元2022年01月30日讯】(大纪元记者戴芙若、颜抒综合报导)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统计数据,截至美东时间周日(1月30日)下午6:15,全球的中共病毒(武汉肺炎、新冠病毒、冠状病毒、COVID-19)病例总数超过3.74亿(374,154,748)例,死亡人数超过566万(5,662,220)人。

以下是周六(1月29日)部分国家单日新增确诊病例和死亡人数的统计数据(部分数据根据worldometers调整):

美国192,028例确诊,1,127人死亡;
加拿大12,947例确诊,134人死亡;
澳洲49,923例确诊,96人死亡;
英国72,727例确诊,296人死亡;
法国332,398例确诊,178人死亡;
德国143,518例确诊,91人死亡;
印度234,281例确诊,892人死亡;
巴西207,316例确诊,695人死亡;
俄罗斯113,122例确诊,668人死亡;
越南15,150例确诊,115人死亡;
日本80,994例确诊,44人死亡;
韩国17,540例确诊,34人死亡;
台湾48例确诊,0人死亡。

以下是有关中共病毒疫情的实时更新:

巴西单日新增逾13.4万确诊 死亡添330人

在过去24小时内,巴西卫生部报告新增134,175例COVID确诊病例、330例死亡病例。

至此,巴西确诊总人数达到25,348,797人,死亡总人数达到626,854人。

法国单日新增近25万确诊 死亡添约130人

在过去24小时内,法国公共卫生局(Santé publique France)报告新增249,448例COVID确诊病例、127例死亡病例。

根据公共卫生局的数据,目前有31,536人住院(比前一天多254人)、3,641名患者接受重症监护(24小时内增加了7人)。

迄今,法国已有约19,058,073人确诊,另有130,583人死于COVID感染,其中103,180人死于医院。

捷克数千人集会 抗议防疫限制措施

周日(30日),捷克成千上万人聚集在首都布拉格的瓦茨拉夫广场(Wenceslas Square),抗议防疫限制措施。

2022年1月30日,捷克民众在首都布拉格示威,反对防疫限制措施。(MICHAL CIZEK/AFP via Getty Images)

抗议者们挥舞着旗帜,高喊反对限制措施的口号。

他们主要反对对未接种疫苗的人实施更严厉的限制,包括禁止在餐馆用餐。

示威者沃扎博娃(Zuzana Vozabova)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说:“国家应该倾听人民的要求。这些安排和限制将我们引向地狱之路。”

这个拥有1070万人口的国家周三(26日)录得54,689例新增病例,创下单日最高纪录。近来其它几天的病例数也位居疫情开始以来的最高水平。

尽管感染人数激增,但中右翼政府上周还是取消了一项法令,该法令要求关键的专业人员和60岁以上的人必须接种COVID-19疫苗。

自大流行开始以来,该国已有37,184人死于COVID感染,是世界上人均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土耳其单日新增逾8.8万确诊

土耳其卫生部报告,过去24小时内,新增88,145例COVID确诊病例、189例死亡病例和81,530例康复。

过去24小时内,还进行了约428,214人次病毒检测。

卫生部新的数据显示,自2021年1月启动疫苗接种运动以来,该国已施打超过1.4177亿剂COVID-19疫苗。

以色列司法部长确诊

以色列司法部长吉迪恩·萨尔(Gideon Sa’ar)被验出对COVID呈阳性反应,成为本月第八位感染该病毒的部长。

以色列司法部长吉迪恩·萨尔(Gideon Sa’ar)COVID检测呈阳性。图为2021年3月24日,他担任司法部长之前,作为新希望党党魁在特拉维夫对支持者发表讲话。(JALAA MAREY/AFP via Getty Images)

萨尔发推文说,“(新的)一周开始之际,(我)检测呈阳性,我们所有人都将待在家里”,并附上一张照片证实自己感染了病毒。

以色列交通部长、国防部长、外交部长、财政部长、文化部长、住房部长和公共安全部长也感染了这种病毒。

意大利单日新增逾10.4万确诊 低于前一天

意大利卫生部周日(3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过去24小时内新增104,065例COVID病例,低于前一天的137,147例;单日新增死亡人数也从377人降至235人。

COVID患者住院人数从前一天的19,636人降至19,617人。重症监护病房新增95人,低于周六的118人。

迄今,意大利已有超过146,000人死于COVID感染,为欧洲第二高,仅次于英国。

此外,意大利至今已有1,090万人确诊。

英国单日新增逾6.2万确诊 但不含苏格兰

根据英国政府的最新数据,过去24小时内,该国新增62,399例COVID-19确诊病例。但苏格兰的病例要到周一(31日)才会添加进来。

过去24小时内,还有85人在检测呈阳性后的28天内死亡,使死亡总数达到155,698人。这并不包括北爱尔兰的数据。

英国国家统计局单独公布的数据显示,死亡证提到COVID-19的已有177,000人。

韩国新增17,532例新病例 创历史新高

2022年1月26日,首尔市政府病毒检测中心前,人们在排队等候接受COVID-19检测。(Jung Yeon-je/AFP via Getty Images)

据韩联社报导,高度传染性的Omicron变体推高疫情,韩国周日(1月30日)新增病例达到17,532例,创下历史新高纪录。

韩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KCDC)说,周日报告了17,532例新增感染病例,其中包括17,303例本地病例,总病例数累计为828,637例。

韩国近期疫情延烧,每日的新增病例数已连续第六天打破纪录,从上周二(1月25日)的8,570例飙升至周日的17,532例。

当局早些时候表示,周六(1月29日)的新增病例数为17,526例。

东京新增病例创周日新高 日本全境重症患者续增

2022年1月30日,东京新增COVID-19病例创周日新高。图为东京新宿区的人流。(Philip Fong/AFP via Getty Images)

中央社报导,日本全境COVID-19疫情延烧,东京都今天(1月30日)新增15,895例确诊病例,创周日的新高纪录;日本全境重症患者增至767人,是前一周430人的约1.8倍。

日本读卖新闻报导,东京都目前专用病床使用率已达到48.5%,接近东京都启动是否吁请中央发布“紧急事态宣言”的50%门槛。大阪府今天新增9,135例确诊病例。

富士新闻网报导,日本政府厚生劳动省表示,截至今天为止全境重症患者数为767人,较29日增加33人,相较上周22日的430人增加约1.8倍。

邻近东京都的千叶县和埼玉县今天分别新增4,258例和5,315例确诊病例,双双创疫情爆发以来的单日新高纪录。

琉球新报报导,冲绳县今天新增838例确诊病例。驻冲绳美军基地今天新增89例确诊病例。

越南新增病例29,766例 比前一天增逾1.2万

越南周日宣布新增病例29,766,从周六的17,376例急剧上升了12,390例。

荷兰新增75,199病例

荷兰报告了 75,199 例新的冠状病毒病例,创下每日新增病例的纪录,但这是因为在过去的13天内烧爆了131,000例病例后的结果。

德国新增118,970病例 59人死亡

德国罗伯特科赫研究所周日(1月30日)报告了118,970例新感染病例,比上周日增加了39%。

罗伯特科赫研究所还报告说,有59人在病毒检测呈阳性后死亡。

俄罗斯报告121,228例新病例 再创新高

俄罗斯周日(1月30日)报告了新增病例121,228例,高于周六的113,122例,再次创新纪录。

俄罗斯政府疫情工作组还报告在过去24小时内617人死亡。

北京冬奥会新增34人确诊

2022年1月30日,北京冬奥会宣布新增34人确诊。图为一名军人在国家体育馆前站岗,旁边停着一辆装甲车。(Carl Court/Getty Images)

北京2022冬奥会组委会周日(1月30日)表示,在与奥运会有关的人员中发现了34例新的COVID-19感染,其中包括波兰短道奖牌获得者娜塔莉亚‧马利舍夫斯卡(Natalia Maliszewska)。

其中,13人是周六(1月29日)抵达北京机场后检测呈阳性的运动员或运动队官员。

在总感染人数中,有23人是新抵达机场的人,而11人是已在将活动人员与公众隔开的“闭环”泡沫中。

闭环系统只允许奥运会参与者乘坐官方交通工具,在其住宿和奥运场馆之间移动,不允许他们在北京市内移动。包括媒体和工作人员在内的所有奥运会相关人员每天都必须接受测试。

波兰奥委会周日表示,马利舍夫斯卡是第八名在北京检测呈阳性并已被隔离的波兰运动员。她与另外三名受感染的波兰女速滑运动员一起在隔离中。

随着500m预赛将于下周六(2月5日)开始,马利舍夫斯卡正在与时间赛跑。检测呈阳性且无症状的运动员只有在间隔24小时连续两次检测呈阴性的情况下才能解除隔离。

澳大利亚周日宣布了在其团队成员中有人COVID-19检测呈阳性,但没有说明是感染者是运动员还是教练。

澳大利亚运动队负责人杰夫‧利普舒特(Geoff Lipshut)表示,迄今为止只有一例病例,且感染者与其他团队成员没有密切接触。

“对于这种意外情况,无需感到焦虑或压力,每个人都做好了准备。”利普舒特告诉记者。

接触确诊者 新西兰总理自我隔离

2022年1月30日,新西兰总理杰辛达‧阿德恩(Jacinda Ardern)在与确诊者接触后进入自我隔离。图为资料照。(Mark Mitchell-Pool/Getty Images)

 

新西兰总理杰辛达‧阿德恩(Jacinda Ardern)周六(1月29日)晚间表示,在与一名感染COVID-19的人密切接触后,她正在自我隔离。

阿德恩是在1月22日从凯里凯里镇(Kerikeri)飞往最大城市奥克兰的航班上,与感染者发生的接触。新西兰总督辛迪‧基罗(Cindy Kiro)也在该航班上,目前也在隔离中。

这两名女性元首是为了2月6日新西兰的国庆日庆典,到北地(Northland)地区拍摄。

阿德恩的办公室周六晚上在一份声明中说:“总理没有症状,感觉很好。”“根据卫生部的建议,她明天(1月30日)将立即接受检测,并将隔离到周二。”

周六晚些时候,卫生官员将十几次航班列为病毒暴露事件,这表明可能有更多机上的人被感染。

新西兰周日记录了103例新的COVID-19感染病例。截至目前,这个拥有500万人口的国家,累计确诊15,910例病例和52人死亡。

卡车队抵渥太华 万人聚集国会山抗议疫苗令

由数百辆卡车组成的2022年“自由传递“车队(freedom convoy)1月29日(周六)抵达渥太华国会山,来自全国各地的加拿大民众赶来支持,抵制特鲁多政府的联邦疫苗强制令。(任侨生/大纪元)

由数百辆卡车组成的2022年“自由传递”车队(freedom convoy)1月29日(周六)抵达渥太华国会山,来自全国各地的加拿大民众赶来支持,呼吁废除联邦政府的联邦疫苗强制令。

参加游行和集会的民众,有的表示,他们参加集会并不是反对疫苗、而是反对疫苗的强制令;有的人表示,因为没有注射疫苗,他和他的家人无法飞去英国参加亲人的葬礼;有人已经注射了疫苗,但是他们参加集会是为了对要求自由的人表示支持。

警方估计,当天有上万人参加了活动。

加拿大联邦政府的疫苗强制令要求卡车司机全部接种,才能自由出入加美边境,否则每次过境都得隔离二周并做核酸检测。卡车司机们认为,疫苗强制侵犯个人自由,是打压个人生计,并影响了加拿大的食品和物资运输。

为表达抗议,一周前(1月22日),“自由传递”卡车队从卑诗省出发,经过一周行程,周六抵达渥太华。

详情请阅全文

台湾新增54例确诊 本土14例及境外移入40例

台湾中央疫情指挥中心指挥官陈时中1月30日公布,国内新增54例COVID-19确定病例。图为资料照。(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提供)

台湾中央疫情指挥中心指挥官陈时中今天(1月30日)下午在疫情记者会公布,国内新增54例COVID-19确定病例,分别为14例本土个案及40例境外移入(8例为航班落地采检阳性);另确诊个案中无新增死亡。今天新增本土个案为6例男性、8例女性,年龄介于未满10岁至60多岁。

指挥中心说明,今日新增境外移入个案为21例男性、19例女性,年龄介于未满5岁至60多岁,分别自美国(8例)、英国(5例)、中国(4例)、越南(3例)、柬埔寨(2例)、澳大利亚、香港、法国、日本、南非、菲律宾、加拿大及匈牙利(各1例)移入;另10例调查中。入境日介于今(2022)年1月14日至1月29日。

指挥中心统计,截至目前国内累计18,735例确诊,分别为3,633例境外移入,15,048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舰队、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调查中。2020年起累计851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38例本土,另13例为境外移入。

BA.2亚变体传播速度快 是Omicron的1.5倍

Omicron变种病毒示意图。(Shutterstock)

一种新的COVID(中共病毒)亚变体正在迅速传播,速度之快,甚至是以高传播性闻名的Omicron变体的1.5倍。

据为丹麦进行传染病监测的史泰登血清研究所(Statens Serum Institut)称,该亚变体的传播性是原始Omicron毒株——BA.1的1.5倍。

据英国卫生安全局(Health Security Agency)称,新的亚变体似乎并未进一步降低疫苗对无症状感染的有效性。

丹麦负责对COVID变体进行监测的委员会主席特罗尔斯‧利勒贝克(Troels Lillebaek)说,BA.2在几周内超过了原来的Omicron,成为丹麦主导变体病毒。

丹麦卫生部称,丹麦新增COVID病例正在攀升。这个拥有580万人口的国家周五报告的新增感染病例超过5万个。利勒贝克说,可以肯定的是,BA.2目前正在推动丹麦新增感染病例。

BA.2能够被发现,要归功于更广泛的基因测序。借助这种方式,科学家们可以更迅速地检测SARS-CoV-2所发生的变异,并确定这些变异可能对人类健康产生的影响。

责任编辑:高静

相关新闻
【疫情1.25】研究:Omicron可在塑料上活8天
【疫情1.26】英国65%的Omicron病例为再次感染
【疫情1.27】英格兰解除大部分防疫限制
【疫情1.28】欧盟药管局批准辉瑞口服药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