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学双年奖新诗组“从缺”

人气 33

【大纪元2022年10月27日讯】(大纪元记者林一山香港综合报导)由康文署公共图书馆主办的“香港中文文学双年奖”26日被传媒发现出现“DQ”(取消资格)事件。报道指,“新诗组”评审去年选出的得奖诗作和候补得奖作品,分别为周汉辉的《光隐于尘》、陈李才的《漫长的雾 黝黑的光》与曾咏聪的《戒和同修》,但近日公布的得奖名单中,“新诗组”的双年奖和推荐奖显示为“从缺”,而被DQ的3本诗集于2021年12月在公共图书馆被下架。

根据康文署公共图书馆网站介绍,“香港中文文学双年奖”自1991年首次由公共图书馆主办,隔年举行,当局宣称目的是“表扬本港文学作家的杰出成就,鼓励他们继续创作优秀的中文文学作品,同时推动香港出版商出版香港文学作家的优秀中文作品”。

最近公布的“第十六届香港中文文学双年奖”得奖结果只包括“散文组”、“小说组”、“文学评论组”和“儿童少年文学组”,当局表示“新诗组双年奖及推荐奖从缺”,未有解释原因。

翻查资料,今次“第十六届香港中文文学双年奖”的截止提名日期是去年4月21日,但事隔一年半才公布赛果。“第十五届香港中文文学双年奖奖”的截止提名日期是2019年4月30日,在同年11月26日就举行颁奖典礼;翻查2013年“第十二届”至2019年“第十五届”的得奖名单,从未出现过得奖组别“从缺”的情况。

两诗集被指与伞运相关

根据《明报》报道,诗集《光隐于尘》、《漫长的雾 黝黑的光》与《戒和同修》分别获评审推介为双年奖、推荐奖和候补得奖,但最终被康文署取消资格。《光隐于尘》与《漫长的雾 黝黑的光》被指与雨伞运动和示威有关,《戒和同修》则被指与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有关。

报道引述其中一名参与评审的消息人士透露,康文署在评审后安排两本得奖作品“送审”;新诗组评审之一胡国贤表示,康文署公共图书馆在公布结果前,曾经以电话和电邮通知“新诗组结果从缺”,但没有解释理由,形容目前情况有点尴尬和令人意兴阑珊。胡国贤认为自己已经尽了己任,与其他评审一起选出作品,之后如何处理则交给康文署公共图书馆跟进,但希望主办单位尽量尊重评审的专业决定,以及解释事件来龙去脉。

被DQ的《漫长的雾 黝黑的光》作者陈李在接受《明报》查询时回应“不便多谈”,对会否再参与“随缘啦”;其中一名不愿具名的被DQ作者形容已被事件困扰一年,不宜评论事件,称自己曾担任其它创作奖的评审,认为文学奖对作者及读者都极为重要。

相关诗集已被下架

去年12月,中共喉舌《文汇报》曾经报道,《光隐于尘》、《漫长的雾 黝黑的光》与《戒和同修》在公共图书馆下架。康文署当时回应指,当发现有关馆藏涉嫌可能违反《国安法》,会以严肃态度处理,暂停其馆藏服务,并与有关部门研究是否违法。

本报记者昨日在公共图书馆目录检索相关作品,结果均显示“没有符合的检索结果”。◇

责任编辑:李薇

相关新闻
香港康文署今起于三区举办中秋彩灯会
公共图书馆下架29本六四相关书籍 王丹指当局想掩盖历史和真相
香港康文署推新措施打击“炒场”
港六公屋户瞒报物业被定罪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