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台语有消失的危机”

人气 76

【大纪元2022年05月26日讯】(大纪元记者袁玫洛杉矶报导)大洛杉矶台湾会馆台语学校2003年由当时的董事长李木通等人筹划成立,来保存台湾文化、优美的文学语言。

大洛杉矶台湾会馆台湾学校台语班上课情况。(林正贤校长提供)
大洛杉矶台湾会馆台湾学校台语班上课情况。(林正贤校长提供)
大洛杉矶台湾会馆台湾学校台语班上课情况。(林正贤校长提供)

现任台馆台湾学校校长林正贤表示,语言是重要的资产。讲台语、学台语是对乡土的认同,也是代表了台湾的文化与艺术。

“语言的失传就代表文化的失落。””他说,“为了使台语能在海外永续扎根发芽,‘口说父母话,手写台湾文’,特为乡亲安排了各种台语文阅读及书写所需的技能,以及能进一步认识和欣赏台湾文化、艺术的多样课程,不要让台语有消失的危机。”

对于台语的来源,林正贤以简单的示意图介绍:“夏商周/古汉语 —> 西晋五胡乱华,中原河洛居民南迁至闽粤,保留了现今的闽南、客语和粤语 —> 汉人移居台湾后,再融合本地及其它文化、风俗民情而发展出今天的台语。”

他特别推荐乡土发表于2016年“闽南语的前世今生”一文中提到的“西晋五胡乱华开始。文中说,北方的汉人大举南迁,其中最主要的移居地区就是现在的福建省境内;北方山东河北地区的汉人,迁移到了现在的闽北闽东;而中原地区的汉人则大量迁到了闽南地区。由于在晋朝以前的普通话是以中原雅言为基础的,所以大量说着中原雅言的中原百姓闽南地区,也就把当时的普通话中原雅言(他们称为河洛话,意为黄河南岸的洛阳首都地区的正统普通话汉语)带到了闽南地区。由于历史和时代变迁的原因,原本的普通话(中原雅言)逐渐失去了原来在全中国占据主要语言的正统地位,经过六朝、隋、唐、宋、明的更迭,逐渐沦为了闽南的地方方言,这就是闽南语的由来。

确切地说,闽南语其实就是上古汉语。保护好闽南语,因为闽南语不仅是闽南人的语言,也是整个汉民族上古汉语的活化石。(原文网址:https://kknews.cc/news/rz9r44.html

古汉语的发音为“平、上、去、入”。从唐代开始,文人写诗都是依照四声发音来创作,林正贤表示,因此许多诗词要用台语念出来,吟唱才会押韵,欢迎年轻一辈来台湾会馆台语文班学习到如何阅读台文、书写台文并享受台语文。

大洛杉矶台湾会馆台湾学校台语班已经开学了,有台语课和读书会,详情请洽626-3074881。◇

责任编辑:李欣

相关新闻
纽约台湾会馆五月全面重启 活动丰富
美国陆军征兵营 台湾会馆庆祝亚裔传统月
布袋戏歌后西卿怀旧开唱 平时深居简出迷追剧
歌剧院夏日音乐剧 本土百老汇引风潮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