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电信网路诈欺 财损年均44.3亿

2020年5G时代来临,诈欺手法演变为假投资、假网路拍卖、解除分期付款、假冒机构来电、猜猜我是谁、假色情诈骗游戏点数等六大类型。示意图。(Shutterstock)
人气: 97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22年09月13日讯】(大纪元记者袁世钢台湾台北报导)刑事局长李西河指出,自2017年至2021年间,我国电信网路诈欺平均发生数约1万2千8百件,财损金额约新台币44.3亿元。成因包含民众防诈意识及银行拦阻能量不足、电信法规对资安防护要求不够严谨、网路银行身份认证较松散、诈骗集团组织严密使查缉不易等四大关键。

警政署长黄明昭(右)于“2022国际警察合作论坛—后疫情时代打击跨境电信诈欺犯罪研讨会”中颁发感谢状予刑事局长李西河(左)。
警政署长黄明昭(右)于“2022国际警察合作论坛—后疫情时代打击跨境电信诈欺犯罪研讨会”中颁发感谢状予刑事局长李西河(左)。(袁世钢/大纪元)

警政署日前举办“2022国际警察合作论坛—后疫情时代打击跨境电信诈欺犯罪研讨会”。李西河以“打击诈欺新思维”为题演讲时表示,近5年我国电信网路诈欺案件发生数居高不下,每年平均多达约1万2千8百件,且财损金额节节上升,每年平均约44.3亿元,与执法单位查获的金额相较不成比例,导致民众难以感受到政府大力查缉的力道。

李西河指出,传统诈欺犯罪多为嫌犯直接面对面施诈,早期是以“金光党”为主,范围受地域限制;随着资通讯科技发展迅速,2011年期间改透过MSN、即时通、手机简讯诈骗,诈骗不再受地域限制,近年更借着网路4G通讯隐匿身份,利用人头、电话、账户等犯罪工具制造侦查断点,以跨国通讯方式逃避查缉,侦查犯罪开始面临挑战。

到了2020年,李西河说,5G时代来临,犯罪也随着民众生活数位化而数位化,诈欺手法演变为假投资、假网路拍卖、解除分期付款、假冒机构来电、猜猜我是谁、假色情诈骗游戏点数等六大类型。据统计,2021年诈欺案件以假网拍占22.74%为最多、假投资19.8%次之;财损金额以假投资占39.12%为最多,其次是假冒机构来电占13.67%。

从整体来看,李西河分析,诈欺集团多透过购买民众个资,并利用资通讯工具连系被害人以隐匿踪迹;由于民众防诈意识不足,容易轻信诈骗集团话术而遭诈骗损失财物,诈骗集团再利用金融机构的便利性,迅速转账汇款以隐匿赃款流向。他强调,科技侦查已成世界趋势,也是未来警察必备的技能,政府也以新思维思考打击诈欺的新策略。

为此,行政院今年7月15日订颁“新世代打击诈欺行动纲领”,成立打诈国家队,以“减害”的概念从识诈、堵诈、阻诈、惩诈等四大面向拟定打诈策略。李西河说,在堵诈部分共有6项策略,包含防杜境外窜改来电、遏止人头门号、防杜简讯业者帮助诈骗、建立恶意简讯拦阻机制、加强电商业者资安维护、遏止诈骗网页刊登等。

此外,李西河也提到,诈欺犯罪朝跨境发展,我国除了持续与各国执法机关合作外,也期待未来能组成打诈世界队,以提升跨境打击诈欺犯罪侦查能量。◇

责任编辑:陈玟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