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移工教育消弭隔阂 创造三赢

One-Forty创办人陈凯翔(One-Forty提供)
人气: 29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23年10月09日讯】(大纪元记者赖玟茹台湾台北报导)台湾迈入高龄化社会,移工已成照顾家庭长者的重要劳动力。非营利移工教育组织向《大纪元时报》表示,培育在台移工这件事是一个正向循环,对移工来说,返乡后能找到好工作,对在当地设厂的台商而言,亟需会中文的当地人才,这不仅能提升移工对台湾的好感度,将来也会有越来越多的移工,愿意来到台湾。

One-Forty协会提供来台移工中文语言培训课程。(One-Forty提供)

据国家发展委员会统计,2022年底,社福移工以印尼籍最多,高达16.5万人,占社福移工总人数的75%,其次依序为越南2.7万人(占12%) 、菲律宾2.8万人(13%)。进一步检视社福移工产业别,看护移工人数最多,达22万人,换算占社福移工总人数的99%。

One-Forty创办台湾第一所移工学校,为移工开设中文、理财、电脑、创业等课程,让移工顺利融入台湾社会,至今已服务超过三千名移工。

台湾已迈入高龄化社会,随着65岁以上年长者增加,移工已成家庭照顾重要劳动力。(One-Forty提供)

One-Forty创办人陈凯翔向《大纪元时报》分享,外籍移工过去常被称为“外劳”,对于这群人,台湾人大多很陌生,也包括他在内,因没有机会与移工们互动,不知道他们为何离开家乡、假日的休闲娱乐等,这样的隔阂感,间接造成了整个台湾社会对移工有一些刻板印象及偏见。

谈到协会成立初衷,陈凯翔说,就是希望更多台湾人能认识移工,不只是单纯将其视为廉价劳动力,其实也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不同的东南亚文化、语言,甚至待人处事的人生态度。

陈凯翔分享,移工来到台湾后,前期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沟通不良”,因为缺乏培训和存在语言隔阂,让移工在工作中,特别是在家庭照护上,双方在互动时容易产生误解、摩擦,这也关系到移工在照护长辈时,能否有效回应长辈的需求,让照护有更妥善的品质。

台湾已迈入高龄化社会,随着65岁以上年长者增加,移工已成家庭照顾重要劳动力(One-Forty提供)

为此,One-Forty协会提供语言培训及介绍台湾文化等课程,让移工能了解台湾不同的节日,另外也包括电脑及文书等职场工作能力课程。

陈凯翔表示,长远来看,这也是一个正向循环,因为政府推动新南向政策,当地台商亟需熟悉台湾文化又懂中文的当地人,当移工返乡后,也能到在当地设厂的台商公司工作,这不仅能提升移工对台湾的好感度,将来也会有越来越多移工,愿意来到台湾,而不是选择到其他国家工作,另从国民外交角度来看,也能建立台湾在整个东南亚国家的品牌形象。

印尼移工Yusni(One-Forty提供)

印尼移工Yusni来台湾九年,一直都在做家庭看护工作,原本想要在印尼读大学,但迫于现实经济压力,放弃原先的“大学梦”,尽管这项决定遭到父母、亲戚的反对,但她仍旧独自一人来到几千公里外的异乡工作。

陈凯翔分享,他遇到Yusni时,Yusni是来参加One-Forty进阶的中文培训课程,也顺利考到华语文证照,后来她回到印尼后,很顺利的运用她的中文能力找到工作,担任当地台商的中文翻译,目前她已晋升为主管职务。

现在的她,不仅能与台湾派去当地的台湾主管沟通,同时也扮演着中间桥梁角色。陈凯翔表示,Yusni也向协会分享,因为来台的经验,让她学习到这些技能,回到印尼后,反而真正能帮助到自己及改善家庭经济状况。

今年One-Forty更特别针对失智症议题,与台北市立联合医院失智症中心推出免费的“失智症照顾:外籍看护培训计划”,研发专为移工设计的卫教手册与线上教学影片,并建立“外籍看护失智症照顾的线上支持系统”。

谈到协会目前面临到挑战,陈凯翔坦言,现在相关单位的投入还不够,全台有将近25万的家庭都有聘请外籍看护,且随着台湾高龄化趋势,未来需求可能会更多,以现有照护人力趋势来看,大多是外籍看护协助,但因照护面向多元,移工在看护技巧、不同疾病的知识及如何应对等方面,仍有不足之处。

陈凯翔也说,期待未来有更多企业、政府单位等持续投入资源,因为移工教育对台湾是非常重要的。◇

责任编辑:晓玫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