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儿童异位性皮肤炎搔痒难耐 影响生活品质及发育

人气: 19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23年03月30日讯】(大纪元记者赖玟茹台湾台北报导)台湾儿童异位性皮肤炎盛行率持续上升,已从1972年1.4%,至2019年成长为11.3%,相当于每10位儿童就有1位确诊异位性皮肤炎,当中又以6岁以下婴幼儿为主要确诊族群,大部分在出生2至3个月时就发病,医师分享,传统治疗长期使用类固醇,容易有皮肤变薄萎缩副作用隐忧,目前也有生物制剂治疗可供选择。

异位性皮肤炎又称湿疹(eczema),是一种慢性发炎且反复发作的皮肤疾病,主要表现症状为严重搔痒、红斑、丘疹、皮肤干燥无光泽,但反复搔抓破皮渗液,长期下来易造成皮肤苔癣化,变得又厚又硬。

台湾儿童过敏气喘免疫及风湿病医学会理事长洪志兴表示,异位性皮肤炎搔痒特别好发于夜间,婴幼儿半夜搔抓造成睡眠品质变差,容易影响生长激素分泌与发育。

此外,洪志兴表示,婴幼儿异肤也会反复发作,长期也会增加焦虑忧郁、伤口感染甚至需住院治疗的风险,对未来人格发展与成长易有不良的发展;就连家人的生活,包括睡眠、经济与人际关系也面临巨大压力,尤其是妈妈,经常被责怪为不用心照顾孩子。

林口长庚医院儿童过敏气喘风湿科教授级主治医师姚宗杰表示,异位性皮肤炎患者中,6岁以下婴幼儿所占比例最高,且大部分2至3个月时就发病,而婴幼儿也是最让家长忧心的族群。

临床针对婴幼儿异肤,会依据病情严重程度而给予不同强度的药物,林口长庚医院儿童皮肤科医师杨静宜表示,但婴幼儿发育尚在起步阶段,长期使用类固醇容易有皮肤变薄萎缩、肥胖、影响发育等副作用隐忧,经常使用免疫抑制剂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就连喂药,也需考虑宝宝的吞咽能力。

随着医疗进步,目前也有安全性高且有助长期稳控疾病的生物制剂可以选择。杨静宜举例,身体就像是一个国家,皮肤为城墙,中重度异位性皮肤炎的成因,除了自我的城墙较薄弱,另一部分来自自我的免疫军队叛变,去攻击自己城墙(皮肤),造成反复的发炎反应。

杨静宜说,传统治疗方式是一视同仁地要求全部军队乖乖听话,而生物制剂则是精准锁定叛乱的军队做压制,影响层面小,安全性高,6个月以上宝宝也能在医师建议下使用,帮助长期稳控异肤。

责任编辑:王愉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