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单亲及独居㓥房户健康风险高

团体吁增社区药房及设18区基层医疗发展基金

人气 53

【大纪元2023年03月07日讯】(大纪元记者张瑛瑜香港综合报导)有调查发现,低收入㓥房住户中,单亲家庭及独居人士有较高的健康风险。香港社会服务联会(社联)建议,政府应藉发表及实践基层医疗蓝图的机会,提升地区康健中心的服务能力。

社联去年中下旬透过全港54间服务单位,接触入息中位数低于全港75%的低收入㓥房住户,收回1,105份有效问卷。据自我评估量表结果,16%受访㓥房住户自评健康状况属于“差”,是2014/15年政府就全港巿民进行的同类调查的4倍,收入越低的受访㓥房住户,越多自我评估健康状况为“差”。

调查中九成半以上受访㓥房住户,自评生理及心理健康均低于50分的平均值,比例上远高于2014/15年对象为全港市民的调查。受访住户认为居住环境问题中,灰尘、街外噪音和虫害问题最严重,其次为缺乏自然光、屋内空气不流通、异味及霉菌等问题。㓥房居住环境越差,住户的自评生理健康越集中在低分区(低于35分)。

组织分析受访㓥房住户的人口特征、收入、自我评估、健康习惯、居住环境因素及居住设施,发现单亲家庭及独居人士有较高的健康风险。

以单亲家庭而言,每天睡眠时间大约6个多小时;只有16%受访者过去3年主动做过身体检查;过去30天感到不适、生病、受伤的比例达到28%,唯只有少数往公立或私家医生求诊,当中64%自行购买成药服用。

至于独居人士,60%受访者没有每天进食蔬菜、16%每周5天或以上吃高钠或即食食物(如罐头及即食面)作为午餐或晚餐,他们亦较多患有慢性疾病:25%高血压、10%糖尿病、55%慢性痛症。

㓥房户李先生: 有病痛时甚少求诊

59岁的独居㓥房住户李先生,任职夜班司机,正租住100平方呎㓥房,月租4,200元。他要在日间休息,但㓥房隔音非常差,早上会听到邻居的开水喉声音,有时更有装修声音,令他难以入睡,精神较差,甚至影响晚上的驾车工作。

膳食方面,由于㓥房地方浅窄,没有厨房,李先生甚少煮食,极其量只煮即食面,平时一日三餐几乎都是买外卖,甚少吃新鲜蔬果。就算明知自己饮食不健康,因为居住环境限制,较难改变,他说:“如果上了公屋地方大了,我可以在家买菜煮饭,始终营养会好一些。”

由于㓥房内的窗户对着二楼天井,李先生甚少开窗。房内空气不流通,他宁可去公园坐。他又说,有病痛时甚少求诊,大多购买成药服用,过往也没做过全面身体检查。

倡设立社区药房 提供免费药物咨询

社联建议政府设立“18区基层医疗发展基金”,由资助社区组织提供第一、二层基层医疗预防服务,设计合乎社区需要和针对个别特殊社群的服务,藉以改善基层市民的身体及精神健康状况。

另外社联建议增加社区药房,为基层市民和长期病患者提供免费药物咨询服务和较可负担的药物,并透过“医社合作”为居民提供用药教育活动,以提升用药安全性;同时,亦可让情况较稳定的长期病患者在社区药房取药,省去来回医院取药的时间。

此外,社联认为贫穷压缩㓥房住户的经济及生活空间,影响健康,建议于选定㓥房较密集的地区例如深水埗和油尖旺区,建立“社区空间”,作为基层医疗和社会服务的介入点,协助㓥房住户改善与生活环境相关的生活问题。◇

责任编辑:李薇

相关新闻
调查指香港四成家庭不常倾谈
有朋自远方来 跨海为弱势长辈送爱
曾是周华健的老师 他落魄过 现支援服务街友
摆脱孤独感 让精神和身体更健康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