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首轮输入外劳申请截止 小巴业界指成本高过请本地人

人气 19

【大纪元2023年08月08日讯】(大纪元记者杨日香港报导)公共小巴和客车行业输入外劳首轮申请昨日截止。香港专线小巴持牌人协会成员陈志辉昨早在一个港台节目表示,自己的公司打算招聘20名外劳,已联络大陆劳务局及找中介公司协助。不过他承认,一些较小型的营办商认为是新措施,现持观望态度。

政府批准运输业界经“特别计划”输入外劳,容许输入1,700名司机外劳,包括900名小巴司机和800名客车司机外劳,首轮申请昨日截止。陈志辉表示,目前旗下公司路线,缺少30至40名司机,计划招聘20名外劳。他说,早前已联络大陆的劳务局,并找中介公司协助,上月于珠海举行招聘会,面见约120人。

陈志辉认为,申请计划的行政及文件程序不算繁琐,“只是新的事情对所有人来讲都会觉得烦,但好多事情做过才知道”。

他又说,如果能成功申请外劳司机,运输署会有程序安排考牌及培训,预计需时约一个月。不过,他承认招聘外劳的成本“贵过请本地人”,预计聘用成本约3至4万元,因为他们到港后的第一个月未必能开工,要考牌及接受训练。

另外被问及会否担心外劳司机获聘后,会“跳槽”至其它公司,陈志辉表示有担心,已就有关问题向政府反映,希望未来进一步改善政策。

不过,公共小型巴士总商会主席凌志强前日接受商台访问时就指,商会会员旗下的专线小巴路线欠缺超过100个司机,但首轮只申请10多名外劳,因外劳来港要考小巴牌,如果不设特快处理公司难以“计数”,更担心考牌失败要“贴钱”送他们回大陆,故现时持观望态度。

的士小巴商总会理事长周国强亦认为业界反应冷淡,指外劳小巴司机月薪最少1.43万元,公司另需提供住宿,平均一人最少2,000元开支,惟2年合约涵盖3至4个月考牌和培训时间,每月成本逾2万元,将令外劳比本地司机人工更高,他认为小巴会因此向政府申请加价。◇

责任编辑:陈真

相关新闻
港运输署拟收紧商用车司机体格要求 业界忧致司机流失
港30架的士小巴“太残” 警方扣查作进一步检验
香港红隧易通行首工作日大致畅顺
港“633”收费实施 西隧的士增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