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7月CPI现负增长 经济被指步入通缩

人气 2463

【大纪元2023年08月09日讯】(大纪元记者李洋综合报导)中国7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3%,为2021年3月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而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则延续跌势。专家称两个指数双双下降,证实中国经济步入通缩。

根据中共国家统计局(NBS)周三(9日)公布数据,7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比去年同期下降0.3%,从6月的持平转降。其中包括猪肉及鲜菜等,食品价格由6月上涨2.3%转为下降1.7%,影响CPI下降约0.31个百分点。

若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7月核心CPI则回升,同比上涨0.8%。

而生产者价格指数(PPI)连续第10个月下降,在上个月下降5.4%之后,又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4%,而预期为下降4.1%。

周三公布的数据显示,这是自2020年底以来,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和生产者物价指数(PPI)首次同步下降。这表明随着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需求减弱,通缩压力显现。

路透社报导,澳新银行(ANZ)高级中国策略师邢兆鹏说:“CPI和PPI同比均跌入负值,证实了经济通货紧缩。”

邢兆鹏还预计中国的CPI下半年将在0附近徘徊,并称“货币政策将很难操作。(中共)政治局会议要求稳定人民币汇率,这与货币宽松政策存在冲突”。

此前,彭博社指出,若以GDP平减指数(衡量整体经济价格的指标)来计算,中国已陷入通货紧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通货紧缩定义为“总体价格指标的持续下降”,例如消费者物价指数或GDP平减指数。

尽管中共当局已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来刺激经济、重振需求,但是仍难提振消费者和企业的信心,因为中国房地产市场依然疲软、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外资企业对中国的投资意愿也在下降等,而这些因素又拖累中国经济的复苏。

此前公布数据显示,中国7月份进出口均双双下降。被视为拉抬经济复苏一大主力的中国出口,从今年第二季以来就出现衰退趋势,4月还能维持同比增8.5%;但5月份就大幅衰退,同比下降7.5%;6月降幅扩大至12.4%;而7月则下降14.5%,跌幅远逊市场预期,并创下2020年3月以来新高。7月份进口同比也下降12.4%。终端市场需求下降打击了中国企业,外贸订单减少,企业为了生存,不得不降价求售。

周三中国物价数据显示了国内需求持续低迷,证实其经济复苏正在失去动力。受此(数据)影响,周三亚洲股市处于守势,而中国股市的沪深300指数和上证综合指数收盘双双下跌。

花旗集团(Citigroup)分析师表示,由于消费者需求疲弱,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成本的核心商品价格已进入“通缩区域”。

路透社报导也指出,外界担忧中国正在步入一个经济增长放缓时代,类似日本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失落的三十年”的味道,物价和工资一直停滞不前。

英国《金融时报》周三报导引述康乃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中国金融专家普拉萨(Eswar Prasad)的分析指出,中国经济目前面临陷入通货紧缩的严重风险,这可能会导致民营部门经营信心下降等恶性循环。

该报称,中国经济已陷入通缩,CPI出现两年多来的首次收缩,这是政策制定者在努力重振消费之际面临挑战的最明显指标之一。

责任编辑:李同德#

相关新闻
对未来缺信心 中国人继续捂紧口袋存多花少
谢田:中国更可能没有通缩只有衰退
官方否认中国出现通缩 专家:泡沫破灭或引危机
何冰:史无前例大放水,中共为何反而通缩?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