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益生菌吃了无效?选择好益生菌就看这6项

文/Amy Denney 朱莉编译

益生菌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被消费者甚至研究人员所误解。其结果是,益生菌的各种益处往往被夸大。(Shutterstock)
人气: 2109
【字号】    
   标签: tags: , ,

服用益生菌时需要考虑几个因素,包括选择有权威的、能提供正确剂量的有益菌株。

通过食用活微生物来获得健康益处的观点还相对较新,尤其是在特定疾病治疗方面。根据国际益生菌和益生元科学协会的说法,益生菌这些有益微生物很少在人体内定殖,但它们“可以生长、代谢并与微生物群落的其它成员相互作用”,从而对我们的健康产生有益的影响。

因此,对于因压力或使用抗生素而导致微生物群落(微生物组)受到干扰的人来说,益生菌具有特别的意义,因为益生菌可以在服用过程中增加共生菌或有益菌。微生物群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其它生活在人体内部和表面的微生物。

毫无疑问,益生菌对健康的益处是惊人的,尤其是在肠道疾病方面。新的研究还表明,益生菌可以帮助解决肠道外的感染问题,支持免疫系统,控制不断上升的胆固醇水平,改善情绪和心理症状,并减少肥胖。

然而,这些结果导致了消费者的高需求和期望,而这种需求和期望值可能超过了确凿的研究结果和医生的建议。在许多情况下,益生菌被滥用和误解。现行法规将益生菌视为食品而非药品。这意味着许多产品的有效性或安全性并不如人们所期望的那样。

一些人警告说,我们应该对益生菌是否良性抱有一定程度的怀疑。一些研究发现,益生菌有时甚至会损害健康。益生菌的作用常常被夸大或泛化,这加深了人们的困惑。

市场上充斥着大量无益益生菌?

益生菌通常作为食品或补充剂出售。它们也天然存在于发酵食品以及水果和蔬菜中。

益生菌的有限药用历史至少有一个世纪之久,可以追溯到抗生素被发现之前。1917年,阿尔弗雷德·尼瑟尔(Alfred Nissle)发现,可以从感染严重肠道疾病(严重血性腹泻)但没有出现症状的人的粪便中分离出一种非致病性大肠杆菌(E. coli)菌株。他利用这种大肠杆菌菌株进行了多项研究,成功治疗了患者,并最终将其开发成胶囊产品。

此后的几十年里,其它以益生菌为中心的治疗方法也获得科学支持。然而,对于想要改善肠道健康但又不知道自己具体出了什么问题的人来说,获得适合的益生菌可谓是大海捞针。我们对微生物组的了解实在太少了,以至于任何人都无法对特定细菌或任何特定微生物组内部发生的事情做出明确的断言。

肠胃病学家、作家兼研究员萨宾·哈赞(Sabine Hazan)博士告诉《大纪元时报》,人们对益生菌最大的误解之一是,益生菌能解决肠道内菌群失调或共生菌与致病菌之间的不平衡。她说,不幸的是,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经研究证明并无益处的产品。

哈赞博士说:“当一种产品没有通过临床试验,没有显示出功效时,你就可以把这种细菌作为营养保健品推出市场。”这就是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我们看到所有这些益生菌一个接一个地出现,但答案并不在益生菌中。

对于想要改善肠道健康但又不知道自己具体出了什么问题的人来说,获得适合的益生菌可谓是大海捞针。(Shutterstock)

有些益生菌绝不应成为微生物群的一部分

食用哪怕一株细菌都会影响整个微生物群,无论你是否注意到它的益处。哈赞博士表示,如果某种菌株恰好不属于你的“微生物群特征”,那么它可能会引起问题。

她说,“每个人都有一个标志性的微生物群。”她指出,微生物群对从智力到食物偏好等各个方面都有影响。

“当你开始将整个微生物组全球化,你开始认为来自意大利人群的一种微生物现在应该出现在中国人群中时,你就在改变这个人的微生物组指纹,你可能会改变他们的疾病途径。”

清除微生物的问题更大。哈赞博士说,越来越多地使用的粪便微生物分析测试可能会产生误导。她说,甚至连使用这些测试的研究人员都不完全了解测试结果,包括粪便中的微生物在患者体内是活的还是死的。

哈赞博士说:“它欺骗消费者,让消费者误以为他们的肠道有问题,而微生物才是问题所在,然后他们开始服用抗生素,抗生素会杀死所有微生物。”

她说,导致疾病的往往是一种微生物的消失,而不是另一种微生物的过度生长。

研究人员尚未能够开发出健康人类微生物群的标准模型。事实上,尽管技术的发展加快了微生物鉴定的速度,但并不是所有生活在人类体内的微生物都能被鉴定出来。新的微生物不断被发现。人类结肠中生活着超过40万亿个细菌细胞,其中有数百或数千种不同的物种。

选择好益生菌就看标签这6项

尽管如此,在某些情况可能仍然需要使用益生菌。国际益生菌和益生元科学协会(ISAPP)正在努力教育医生和患者,使他们了解需要使用益生菌以及其他“生物元”的情况。这个术语包括所有受益于微生物组的物质,如益生元、共生元和后生元。

该非营利组织参与制定了世界胃肠病学组织(WGO)的益生菌和益生元使用指南。该组织的工作之一是消除误解,帮助消费者了解何时向医生咨询使用益生菌,并解释如何阅读标签挑选好的益生菌。

咨询公司市场研(MarketsandMarkets Research)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益生菌市场估计为578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将增长到854亿美元。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为了健康而购买益生菌,ISAPP等组织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教育消费者,让他们了解在标签上应注意什么,以及如何针对特定病症服用益生菌。

任何在市场上推荐用于健康的益生菌,如“促进消化系统健康”,都应在标签上注明这6点:

• 储存信息:据ISAPP称,有些需要冷藏,但这不会改变其有效性。
• 制造商名称和联系信息:这对于报告罕见的不良事件非常重要。
• 份量:这有助于消费者将剂量与预期效果相匹配。
• 菌落形成单位(CFUs):范围从1亿到500亿不等。通常情况下,益生菌在保质期内会出现死亡,因此标签上标注的通常是产品在有效期内的最低含量。
• 有效期:在该日期之前使用确保产品中含有包装上所标明的每份含有的菌落形成单位(CFUs)。
• 菌株:应包括属、种和具体菌株。这将有助于您根据临床证据研究预期的具体益处。

WGO报告指出,属、种、亚种和菌株的名称是科学界公认的。然而,市场上的商品和产品名称以及菌种名称并不普遍统一。这就增加了将益处与最有效剂量下的特定菌株联系起来的难度。

任何在市场上推荐用于健康的益生菌,如“促进消化系统健康”,都应在标签上注明6点,图为姬松茸(岩出101株)®益生菌复合酵素粉。(大纪元资料图)

做一个益生菌侦探

益生菌教育联盟(Alliance for Education on Probiotics)在获得资助后,整理了一个可搜索的图表,其中包含成人健康、女性健康、儿科和功能性食品的广泛类别,消除了一些猜测。在这些类别中,用户可以筛选特定病症,如肠易激综合征(IBS)或情绪障碍,最后会得到一个按字母顺序排列的产品列表,其中包括品牌名称、菌株和剂量等信息。

最重要的是,每种产品都有一个基于临床证据的指定级别,共有三级。I级是最高级别的证据,表示至少有一项“精心设计”的随机试验进行比较。最低的III级反映了“受人尊敬的权威机构基于临床经验、描述性研究或专家委员会报告的意见”。

这些评级反映出,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事实上有充分证据表明某种细菌菌株或混合菌株可以改善某种症状或疾病。有些情况只有一项研究支持,有些情况则有多项研究支持。在许多情况下,尤其是使用益生菌来缓解压力、焦虑和抑郁,科学仍然处于新兴阶段,这意味着它需要重复或更大规模的研究来验证早期的发现。

对肠易激综合征(IBS)进行筛选,得出了26项结果。其中包括一种名为Align的产品的三种变体——胶囊、咀嚼片和特强胶囊,都含有长双歧杆菌(原婴儿双歧杆菌)35624株。在下拉菜单中列出了剂量信息和菌落形成单位,以及四项研究。

双歧杆菌具有安全的历史,与乳酸杆菌一样是益生菌教育联盟(Alliance for Education on Probiotics)图表中常见的菌种。哈赞博士宣扬了增加双歧杆菌的好处,双歧杆菌是婴儿期最早在人类肠道中繁殖的微生物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双歧杆菌也会逐渐消失。

她说,虽然阿克曼氏菌等流行的新型益生菌受到了广泛关注,但这一属尚未证明其有效性。

利用饮食来增强健康微生物

哈赞博士说,我们还可以通过酸奶、酸菜和其它发酵蔬菜等发酵食品来增强肠道微生物。与营养保健品相比,这些食品通常是更安全的选择。

发酵蔬菜等发酵食品与营养保健品相比通常是更安全的选择。(Shutterstock)

不过,根据ISAPP的说法,发酵食品不太可能进行健康益处检测,而且它们可能会通过巴氏杀菌、烘烤或过滤等方式进行加工,以去除活菌。不过,ISAPP在2023年的综述中强调,发酵食品是一个开始受到更多关注的领域。

要确切了解发酵食品是如何改善宿主健康的,这还是个谜,部分原因是研究带有活生物体的食品非常复杂。ISAPP提到了一些研究,包括一项对健康人的试验,这些人在每天食用六份发酵食品10周后,炎症指标有所下降。不过,该组织认为,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确认和量化治疗效果。

哈赞博士表示,微生物组的生长也离不开多样化的饮食,包括每天食用不同颜色的水果、蔬菜和全谷物。沙拉虽然健康,但每天吃同一种沙拉对肠道微生物群来说可能不是最好的选择。

她说:“这绝不是一剂药就能解决的问题。您可以通过维生素和营养的自然方式恢复健康。”◇

英文报导请见英文《大纪元时报》:Are the Benefits of Probiotics Overstated?

身处纷乱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精彩推荐】

7种让头发更浓密的天然增发剂

癌细胞被饿死 他断食抗癌成功 但这类人不适用

春季爱发火?消炎解毒 蒲公英是养肝宝物

责任编辑:李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