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驻港总领事:美将全力参与香港事务

人气 3448

【大纪元2024年05月11日讯】(大纪元记者林一山香港报导)5月7日,美国智库组织“战略及国际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CSIS)发表最新研究报告,批评中共严重侵蚀香港的自治权,并要求美国政府重新评估对港政策。9日,美国驻香港及澳门总领事梅儒瑞(Gregory May)于CSIS的研讨会上促请香港政府撤销对海外民运人士的悬赏通缉令,并释放黎智英、民主派初选案被告等在囚人士。他又强调,无论未来发生什么事,美国都会全力参与香港事务。

CSIS报告指出,即使香港仍拥有部分自主权,例如香港的生活方式与中国大陆其它司法管辖区的生活有性质上的不同;但整体趋势显然是在几乎所有领域的自治权进一步受到侵蚀,例如法律和政治体系、公民社会、公司和投资者的环境。

报告建议美国政府制裁中国大陆和香港的官员;逐步取消给予香港的、与中国的不同待遇与政策豁免,并将香港视为中国的一个城市;巩固美国和香港实际互动,尽可能长时间延长香港在中共治下的独特性及其剩余的自治权。

美国东岸时间5月9日上午8时,CSIS举行了一场题为“2020年以来香港自治权的侵蚀:对美国的影响”(The Erosion of Hong Kong’s Autonomy since 2020: Implications for the United States)的网上研讨会,讨论报告内容和香港的最新情况。

美国驻香港及澳门总领事梅儒瑞是首位发言的讲者,他上次参加CSIS研讨会是2023年1月,当时刚来香港不够半年,今次则分享他在香港多待了一年半后的观察。

境外执行《国安法》对美港关系冲击最大

梅儒瑞认为美国与香港的关系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美国与香港的生产性商业和贸易合作,以及美国政府与香港政府的政治关系。他指出第三部分最具挑战性,因为中美双方在人权议题和中共是否违反对港承诺两个领域上,有严重的意见分歧。

梅儒瑞提到,G7外交部长都有谈论香港的变化,知道有数以百计香港人被监禁,部分人仅仅因为和平表达政治观点,就可能面临非常严厉的刑罚;美国会密切关注民主派初选案本月底的判决。他亦批评香港警方透过通缉海外民主派人士,试图跨境镇压和限制香港人在境外的言论自由,恐吓美国公民和居民,伤害了香港和美国之间的关系。

“在我任职期间,没有什么比香港警方试图在香港境外执行《国家安全法》对美港关系造成更大损害的了。”梅儒瑞说,“这种透过悬赏和恐吓美国公民和美国居民的跨国镇压是不可接受的。”

梅儒瑞促请香港政府尊重《中英联合声明》和《基本法》的精神和字眼,撤销对海外民运人士的悬赏通缉令,释放黎智英、民主派初选案被告,以及其他因为和平表达政见而被还柙的人。他又提到,美国驻港领事馆去年庆祝驻港180周年纪念,美国决心再留下来两个世纪、甚至更久,“无论未来发生什么事,美国都会全力参与香港事务。”

软对抗vs软镇压 香港人的坚韧令人印象深刻

“香港官员经常抱怨香港人的‘软对抗’——即寻求安静的方式来表达对政府的不满。而当局则使用法律以外的施压来限制香港人曾经享有的自由,我会称之为‘软镇压’。”他举例说,合法注册的团体在筹款活动中被场地方以各种借口临时取消租赁,政治漫画家突然被无理通知停止无法出版作品等。

“香港人民的坚韧精神让我深受感动,这应该会为我们所有人带来希望。 即使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许多香港人也尽其所能地努力恢复和保护许多东西,这些东西让香港成为一个特别的地方。”他认为开放和包容的基因是香港人最大的财富。

梅儒瑞认为,维护美国人与香港人之间的友谊是他的首要任务,他花了很多时间推广美国的教育,也鼓励美国学生来香港读书。目前,大约有6000名香港学生在美国大学读书,香港是首25大国际学生来源地之一,他对这个数字感到非常骄傲。而香港也是美国人理解中国文化历史的好地方。

在港美企担心含糊其辞的23条

商业和贸易方面,梅儒瑞说自2023年1月上次研讨会至今,仍然有少于1,300家美国公司在香港做生意,数字没有显着变化。以香港和美国之间的贸易额来看,他认为美国公司仍希望留在香港,但无论公司还是个人,“都担心政治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包括最近《基本法》第23条立法涉及煽动、国家秘密、外部干预等含糊其辞的条文。”

禁《愿荣光》令人担忧

关于反送中歌曲《愿荣光归香港》禁制令案件,高等法院上诉庭5月8日颁下判词,裁定律政司上诉得直,并批出禁制令。梅儒瑞认为裁决令人担忧,反映港府不断审查互联网上的内容,不知道何时结束、界线为何。

至于港府表示《假新闻法》暂时不立法,梅儒瑞认为是一个好消息,“不过无论有没有《假新闻法》,香港的传媒都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控制和限制,媒体空间不断收窄。”另外,他认为,互联网基本上保持自由和开放,是香港相对于中国大陆的最大优势之一,希望港府能够保证这一点,确保香港保持竞争力。

张洁平:传媒在香港仍有一定空间

端传媒前总编辑、资深媒体人张洁平获邀成为其中一位研讨会讲者,是会议上唯一的华人,她目前亦是美国哈佛大学尼曼奖学金访问学者。她认为虽然香港面临比以前更大的压迫,但香港的新闻自由情况仍然与中国大陆有本质上的区别。例如,香港没有大陆的网络防火墙,对新闻的生产和传播提供了一个不同的环境。

张指出,中国大陆实行严格的“白名单”制度,只有名单上的中共机构才有资格报导新闻。相反,即使在2020年之后,在香港仍然可以自由注册和建立媒体机构与出版社;唯一受限的是政府的新闻发布会,但一般专访和报导仍然可以自由进行。

张认为,香港媒体的所谓“红线”非常隐晦,没有官方禁止报导的事件,所以西方媒体在香港仍有相对大的营运空间。而且,在2021年《苹果日报》停运后,有大约10至15个小型媒体机构全新成立,内容围绕侦查报导、法庭报导、生活日常等,专业记者的空间仍然存在。不过,她承认香港表达意见的空间非常窄,从长远来看,整个生态系统已经受到不可逆转的损害。

责任编辑:陈玟绮#

相关新闻
香港通过第23条 英美政府回应
自由亚洲电台关闭香港办公室 美国务院回应
北京“老朋友”罗奇访华 被禁止谈论香港问题
美国务院人权报告继续谴责中共迫害法轮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