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夫妻生育13子女 心怀感恩:神赐礼物

人气 1098

【大纪元2024年06月21日讯】(大纪元记者王佳慧、安景韩国采访报导)一对年过六旬的韩国夫妻,膝下育有8个女儿、5个儿子,形成了独一无二、其乐融融的大家庭,老大和老幺之间的年龄差达20岁。鉴于家庭的特殊性,他们曾参与韩国MBC《无限挑战》、KBS《人间剧场》、LG电子广告等节目的拍摄。

作为全韩国子女数量最多的家庭,夫妻二人接受大纪元记者采访时,幸福洋溢地表示,“每个孩子都是老天爷送给我们的礼物。”

计划赶不上变化 子女接二连三降临

住在韩国庆尚北道龟尾市的金奭泰(66岁)和严癸淑(61岁)夫妇1986年步入婚姻殿堂。起初,夫妻二人计划生育一个女儿或一对双胞胎。婚后的第二年,他们也如愿迎来了第一个女儿。

然而,在那之后,一个又一个小生命乳燕投林般撞进了他们的怀抱。严癸淑回忆道,“我们生下二女儿之后本来不想再生,发现怀了第三个的时候吓一跳。由于当时韩国的政策,第三个孩子是不能适用医疗保险的,我们有些顾虑,但最后还是怀着感激的心情迎接三儿子的到来。”

养育过两个女儿后,两人从抚养男孩的过程中感受到不同以往的乐趣,觉得人生非常满足,没有再继续要孩子的打算。谁知这时,严癸淑又怀上了第四胎,让彼时尚年轻的夫妻二人面面相觑。

“我们那时开始认识到,生多少个孩子不是我们能决定的,每个小生命都是神送给我们的礼物。神给了我们这个孩子,也一定会为他开创他应该走的路。因此我虽然身体很累,但心灵上获得的幸福是难以言喻的。”

严癸淑说,“所以我们放弃了生多少个孩子的计划。老天爷给多少,我们就生多少,也从没想过避孕。到了不该我们生的时候,自然就不会再生了。”

坚持顺产 感谢每个孩子的到来

严癸淑此前听人说,生的孩子多了,孕吐等反应也就不那么严重,而且生产时会越来越顺利。但她的经历却与此截然相反。

“我每次怀孕的时候孕吐都很严重,而且每次生产的时候都要经历一番折磨。”生第12个孩子的时候,严癸淑的子宫颈部肿得无法松弛下来,医院建议她做剖腹产手术,“但我认为顺产对孩子有益,还是坚持到了自然分娩。”

2007年,他们迎来了最后一个小女儿,“生老幺的时候,阵痛非常严重,医生给我注射了镇痛剂,2个小时后又注射了一次,但孩子还是一直没出来。”后来医生劝她,再不尽快生产的话,孩子会很危险,她在无奈之下同意了进行剖腹产手术。

又一段时间过后,某一天,金奭泰突然因病住进了重患者室,严癸淑去医院照顾丈夫回家后,突然感到一阵反胃,到医院检查后发现她居然又怀孕了。然而,当时这个大家庭的状况非常艰难,多名孩子需要照顾,丈夫又躺在病床上,她在心里虔诚地祈求老天爷帮帮他们。

几个月之后,她的孕吐症状消失,但肚子却没鼓起来,这时她才知道孩子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自然流产了。而从那以后,这个家庭迎接新生命的使命落下了帷幕。

金奭泰是当地的牧师,由于心怀信仰,夫妻二人珍视每一个降生在家中的生命。严癸淑感慨地表示,“我们夫妻二人都是虔诚的基督教徒,是否怀孕都是老天爷的意思,我们都很感谢地接受……每个孩子都是我们最珍贵的财产。”

堕胎是否应该合法化在韩国是个长期存在争议的问题,生育13名子女的夫妻二人,虽然经历过生活困难的时期,但从未起过打胎的念头。“生命不是我们创造的,是老天爷送来的礼物,如果我们随意支配,那就是犯罪。”

家庭合照。(受访者提供)

养育过程中的苦与乐

目前,韩国由于受低出生率的困扰,向生育二胎、三胎以至更多胎的夫妻提供现金、住房、医疗、交通等多项援助。但彼时的夫妻二人并未能获得类似的援助,凭借两个人的力量,如何养育这么多的孩子?

严癸淑表示,由于心存信仰,二人从未担心过养育孩子时的经济问题,“孩子是老天爷让我们生的,所以老天爷会对他负责的。如果老天爷给他一个健康的身体,那就没有上医院的必要,也就无需考虑医药费的问题了……”

即便如此,养育多个孩子,也给这个家庭每年的支出带来不小的负担,日子一直过得比较拮据。这种状况,直到生下第9个孩子的时候才有了些许改善,夫妻二人开始接到电视节目的邀请,这个大家庭的故事逐渐被外界所知,而随着后几个孩子的降临,一家子的知名度越来越大。

“生第12胎的时候,道知事(相当于省长)前来庆贺,从那时起,村里大小领导也都来祝贺我们。虽然政策上没有明确的援助,但道知事会募集职员给我们捐款,也一直关照我们。”

对于无法享受目前生育多子女的援助政策,夫妻二人毫无怨言,“任何制度的改变都需要一个过程,虽然我们家庭没能享受到援助,但我们切身感受到了国家政策改变的过程,并对此心怀感激。而且我们家的事例可能也是促使政府政策变化的一个因素,这有助于韩国树立一个发达的国家形象。”

虽然通过电视节目获得了一定的关注,他们也因此遭受过诸多非议。严癸淑感叹道,“由于当时低出生率还没有成为社会问题,有很多人骂我们:你们是禽兽吗?生那么多干什么?那段时间让我很疲累,2003年的时候,我不想再上节目,直到后来低生育率的社会问题开始发酵,为了帮忙宣传,我们才再次开始参与节目录制。”

家庭合照。(受访者提供)

注重人性教育

古代注重享受大家庭的天伦之乐,但如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逐步淡薄,不复亲密。但严癸淑表示,“我们很喜欢过去的传统文化,也很享受大家庭带来的幸福。”

她表示,自己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最为重视的就是人性教育,即着重培养子女们的独立心、自立、谦让、牺牲等精神,以及珍爱他人的理念,“我们要从人的角度出发,重视作为人的价值,珍视其他生命,即使自己的利益会因此受到损失……孩子不一定非要接受高等教育,学习好固然好,但人性教育更重要。孩子自然感受到父母给自己的爱,就会回报父母。”

由于经济并不宽裕,一家人原本挤在狭小的空间中,随着时间的流逝,房屋面积也逐渐扩大,环顾二层的木制小楼,满满都是一家人亲密的合影。夫妻俩还保留着所有孩子从小的日记,保存在二楼的一间小屋里,并经常翻看昔日的日记和相册,把当时的回忆作为故事讲给孩子们和访客。

严癸淑心思细腻,善于发现幸福、记录幸福的她将近年来的点滴都记录在网络日记上,满面笑容地向来访者展示孙辈的成长记录、儿女为她庆祝60岁生日的活动照片、二女儿婚礼时其他兄弟姐妹献歌的视频等。

夫妻俩二女儿的三个孩子。(受访者提供)

现在,夫妻二人和6名子女共同生活在最初的小楼,其他子女已成家或独立生活,大多在艺术、媒体领域从业或就学,“大厅是我们家的主要生活圈,晚上所有人都聚集在这里,有的学习,有的看书或是做其它事情,偶尔互相交流,气氛非常温馨。没有人一进屋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面,以前15个人一起生活时也是如此。”

这样和睦的家庭环境,让来他们家录制节目的工作人员非常惊讶。有一次,一名节目PD在拍摄期间表示非常羡慕他们的亲子关系,“我们家只有一个孩子,每天孩子回家后跟我们点个头就进屋了,有时一直到第二天出门的时候才能再见到面。”

子女间互依互助

夫妻俩的教育方法形成了良好的家庭氛围,兄弟姐妹之间非常乐意相互帮助、互相依赖,严癸淑谈及此时表示,“如果只有夫妻两人,或一两个孩子,和孩子之间发生摩擦的时候,就比较难以解决,孩子遇到什么问题也需要独自担当。而我们家的孩子们可以互相交流沟通,在经历困难的时候成为彼此的后盾,互相分担,形成互相协助的环境,这也是他们共同努力的源动力。”

“孩子们根据年龄、性别,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生活圈。每一个小圈子内的孩子有衣服一起穿,一起玩。”她说,“小孩子们有学习上的问题都会问大孩子;大孩子们小时候帮忙清扫、洗衣服、带孩子,经济独立之后,给小孩子零花钱,帮忙选择面试时的衣服,调节互相之间的矛盾,虽然是很小的事情,但见微知著,他们自己之间形成了良好的教育氛围。”“这是一般家庭无法体会到的幸福。”

家庭合照。(受访者提供)

在韩国家庭中,长子或长女从小就被赋予“照顾弟妹”的责任,是牺牲和奉献的代名词。然而,夫妻二人在教育大女儿金映璀(意译)的过程中,更注重强调她作为长女的特权,“一个家庭的长女当然很辛苦,但也有属于她的独一无二的特权。她可以带领弟妹,把事情分担给弟妹去做。而且日后每多一个弟妹,她日后的负担就少一点。”

“老大离开家的时候20岁,现在在三星工作,已经38岁了。她虽然平时不在家,但在兄弟姐妹中很有领导能力,从我们的家庭聊天群中就能看出来。”

去年,严癸淑60岁生日之际,金璀映在原本的家庭聊天群之外,新建立了一个未加入母亲的聊天群,用来讨论如何为母亲举行庆生活动。每个家庭成员都积极发表意见,讨论自己能做什么,并在家附近的礼拜堂为母亲举办了简单而温馨的生日会。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严癸淑脸上的喜悦和感动溢于言表,“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感情是无法用金钱比拟的。”

子女们为母亲庆祝60大寿。(受访者提供)

如今,13个兄弟姐妹中,最小的小女儿也接近成年。出身于这般与众不同的大家庭,孩子们有何感受呢?

严癸淑笑着说,“很多青春期的孩子们会羞于谈及自己要有弟弟妹妹了。但我的孩子们每次得知我怀孕后,都很自豪地向同学们炫耀:‘我又有弟弟妹妹了’。”

养儿不是为了防老 但能够老有所依

韩国的合计生育率(育龄女性一生中生育的子女数)在1970年曾高达4.53,而随着住房、养育成本的上升,2023年已降至0.72,且存在进一步下降的趋势。

韩国人口保健福祉协会近日发表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不愿生育的韩国女性和男性各占全体受访者的1/5和1/7,虽然92.3%和83%的受访者认为“养育子女使父母精神层面得到成长”和“子女成长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但也有96%的受访者认为子女成长期需花费巨额费用,88.8%对子女的未来发展感到担忧。

对于目前年轻人不想要孩子的现状,严癸淑表示,当下的部分年轻人只注重及时享乐,而不去考虑自己年迈后的处境,“虽然人的寿命越来越长,但也越来越虚弱。如果人能活100岁的话,我今年六十多岁,可能要以目前的老年状态生活40年,我认为我之后的生活不能没有人帮助。不要觉得自己现在身体很好就忽略了日后的生活。”

她表示,虽然不是为了日后有人赡养而生育子女,但是“老了没有人照顾,是很悲哀的事情”。她认为,从子女的角度出发,有兄弟姐妹共同分担赡养父母的义务,也会轻松很多,“就算孩子每个人每个月给我们10万,13个孩子就是130万,对我们来说是很充分的一笔钱。你想想看,如果是1个年轻人每个月要一次性给父母130万,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所以我的孩子们负担比同龄人轻很多。”

她补充道,“也许很多年轻人会想,‘国家人口减少,面临危机,这跟我有什么关系?’他们是很难感同身受的,但同时,他们大部分也在接受父母的资助生活。而我们要创造这样的后代,延续家庭中的秩序和爱,这样也会成为国家的助力。”

养育13名子女的金奭泰和严癸淑夫妇。(受访者提供)

对于目前政府出台的各种奖励生育政策,她表示,“即使现在制度上再好,但如果把孩子当成负担、累赘,那出生率就无法提升,我认为年轻人的认识需要改变。”

为了匡正年轻人们的思想,向他们展示家庭的美满,严癸淑经常向教会的青年们以低生育为主题做演讲,告诉他们:子女不是负担,是我的幸福,是我收到的特别的礼物,而不是给国家的礼物,“如果一味拒绝的话,会承担代价的。”

“作为我来说,怀孕时、孩子出生时的幸福是无以言表的,而这样的幸福我重复经历了13次……那些睡不着觉的日子,那些疲累辛苦的日子,现在回过头来看都是满满的幸福。”

责任编辑:孙芸#

相关新闻
印度女子教小狗用餐前祈祷 它们乖乖听话
为人父母重要的一刻:宽宏大量
组图:12个孩子的妈妈感恩神赐予她大家庭
一个托起子女登上巅峰的母亲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