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赫:英中关系寒风难停

【大纪元2024年06月25日讯】现今英中关系寒风凛冽。6月13日,英国外相卡梅伦表示,英国对华政策改变是回应现实世界的改变,也是中共自身行为造成的结果。卡梅伦曾于2010—2016年出任英国首相,期间称英中处于“黄金时代”(Golden Era),“英国将是中(共)国在西方最佳伙伴”。2023年11月,卡梅伦突返英国政坛、出任外相,但英中关系并未因此出现转机。为什么呢?

卡梅伦说,自他卸任首相以来,在香港、新疆、南海的情势发生显著变化。中共近来有更多具侵略性举措,例如在网路空间的活动,英国自然必须保护自身安全。

7月4日,英国将举行大选,选出650名国会议员,并决定由哪个政党执掌英国政府。以英国国民海外护照(BNO)签证移居英国的港人,也将首次可以在英国大选中投票。而纵观四个主要政党的政纲,除改革党未提及中港议题之外,三大党对华政策明显转趋强硬,其中:

工党承诺将重审英中关系,“我们将在可以合作的问题上合作,在有需要的领域竞争,并在有必要的问题上挑战中(共)国”,强调会按英国利益行事,捍卫英国主权和民主价值,继续支持在英港人社群;

保守党措辞更为强硬,把中共列为与俄罗斯及伊朗同等的“专制国家轴心”及“敌对国家”,对华政策以“保护(国家安全和利益)”“(与盟友达成政策立场)协调”“(与中国维持)接触”为3大基本原则;

自由民主党则承诺会把对新疆维吾尔人所遭受的人权侵害定性为“种族灭绝”,会和台湾等被中共威胁的民主政体建立外交、经济及安全合作关系,继续争取填补英国国民(海外)护照(BNO)签证计划的政策漏洞,以及争取延长协助港人融入英国的相关拨款。

由此可见,英国大选后无论结果如何,英中关系大概率处于下行状态。

大家知道,英中关系自2020年开始逆转,推动因素有三主要。其一,疫情爆发,重创英国,2020年4月16日时任英国外相拉布(Dominic Raab)表示,中共当局必须回答全世界这场疫情究竟如何爆发,疫情过后英、中双方的关系毫无疑问的是“回不去了”。其二,中共继2019年暴力镇压香港“反送中”运动后,又狂推《港版国安法》和“23条”,大规模迫害民主人士,摧毁“一国两制”,令英国忍无可忍。其三,美中关系恶化,2020年“新冷战”,拜登政府上台后又“极端的战略竞争”;英美是“特殊关系”,英国老谋深算、战略上富有前瞻性,与美取得共识,2021年6月10日两国签署具有历史意义的《新大西洋宪章》(The New Atlantic Charter),欲再次以“战时精神”为世界设计蓝图(参见笔者“英美签署《新大西洋宪章》剑指中共”)。

这样,英中关系就换了轨道。2021年约翰逊政府发布的《安全、国防、发展和外交政策整合评估》,将中共界定为“系统性竞争者”(systemic competitor),是英国经济安全“最大的国家威胁”。从“黄金时代”到“最大威胁”,英国在短短五年多时间里对中共认知的转变,不可谓不大。2022年11月,英国新首相苏纳克在上任后的首次外交政策演说中强调,英中关系过往的“黄金时代”已经终结,前十年英中两国所谓的密切经济关系是“天真的”。而苏纳克政府的2023年版《综合评估》,又将中共更新为“划时代的系统性挑战”(epoch-defining and systemic challenge),几乎影响到政府政策的每个领域和英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且首次提及台湾与台海议题,强调“英国的一贯立场是,台湾问题应由海峡两岸人民通过对话和平解决”。

几年来,英中关系寒风劲吹,其寒意某些方面甚至超过美中关系。举例而言。

其一,英中最高层交往几乎中断。原定2022年10月16日,苏纳克与习近平在20国集团(G20)峰会期间举行会晤,这将是近5年来英、中两国领袖首度会面。但最后时刻因“日程安排”问题而取消。原因之一,苏纳克在前往G20峰会的专机上被问到是否认为英国应该对台湾提供武器?他当时说,英国正检视所有相关政策,“我们对台湾的政策很明确,就是不应片面改变现状,应以和平方式解决。如同我们对抗中国(中共)的侵略一样,我们随时准备支援台湾。”2023年G20峰会,习近平没去,苏纳克与李强会见,意义不大。2023年8月,英国外相克莱弗利(James Cleverly)在英国政界内部一片质疑之声下访华,作为五年来首位访问北京的英国高级内阁大臣,最高也只见到了中共国家副主席韩正。

其二,英国情报机构的“三叉戟”——军情五处、军情六处和大体相当于美国国家安全局的英国政府通讯总部,都视中共为重中之重。理查德‧摩尔(Richard Moore)2020年就任英国秘密情报局(军情六处)局长,2022年7月首次在海外发表的演说中(阿斯彭安全论坛),声称军情六处“从未对中(共)国抱有幻想”,“遏制中(共)国”已经成为军情六处的首要任务,其重要性“超过了反恐”;2023年7月19日又罕见地在一次公开活动中称中共是“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同谋”,是英国政府在世界范围内面临的“主要威胁”,中共利用“数据陷阱”获取国外数据,在海外部署“规模庞大的情报网络”,军情六处在中国问题上投入了最多的资源。今年5月14日,政府通讯总部负责人基斯特-巴特勒(Anne Keast-Butler)在她上任以来的首次公开场合讲话中,称俄罗斯、伊朗威胁虽然严重,但中共最为危险,在网络空间,中共的“不负责任的行为削弱了所有国家的网络安全”,“我们一再谴责中国网络对手威胁英国安全,或针对我们社会的重要机构的活动进行破坏活动,例如针对英国选举委员会而进行的攻击。”而2023年10月,英国军情五处处长肯‧麦卡勒姆(Ken McCallum)在接受BBC采访时候指出,中共间谍已经试图通过网络渠道与英国两万多人取得联系,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已构成前所未有的威胁。

其三,由于疫情而中断数年的中英双边磋商机制,比如一年一度的中英财经对话和中英经贸混委会,至今尚未恢复(比较而言,中美、中法都谈了多轮了)。2021年决定排除华为参与英国5G。2022年决定排除中广核集团参股英国塞兹韦尔C核电项目;2022年11月,英国政府以安全风险为由下令,禁止在政府敏感建筑中安装中国制造的监控摄像头。2023年4月,出于对网络安全的担忧,英国国家电网开始从英国输电网络中移除由一家中国国有企业提供的组件;甚至因担心间谍风险,英国海军也放弃了聘请中国工人在英国的战舰上担任洗衣工的传统。今年4月18日,英国副首相道登(Oliver Dowden)表示,英国政府将对英国高等院校进行更加严格的监督,特别是在高科技领域的研究,从而加强对敏感技术的保护,并减少对外国资金的依赖。这一举措防止国家安全受到外来干预,特别是来自像中共这种“无视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国家。此前,英国以国安理由拒绝过不少来自中国的学者、学生申请。等等。

中英关系变得如此严峻,中共却把原因都推到英国身上。2020年7月,中英关系逆转之初,时任中共驻英大使刘晓明就中英关系举行中外记者会,称“中英关系遭遇困难,责任完全在英方”。2021年3月,就新疆人权问题,英国随同美国、欧盟等象征性制裁中共,中共战狼性起,加倍反制裁,其中包括9名英国人(含5名英国国会议员)和四个实体。中共一直保持强硬状态,中英关系的困境难以突破。

一个象征性事件是,今年5月8日,习近平五年来首次欧洲之行进入尾声之际,英国首相苏纳克和外相卡梅伦与五位被中共当局制裁的英国国会议员会面,讨论他们被制裁的情况,强调中共的制裁“令人无法接受”。事实上,英国政府每年都会和被中共制裁的议员会面。

可以说,只要中共不改战狼外交,中英关系是难以转圜的。而在中共当前的政局中,放弃战狼外交又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英关系仍将走在风雨路上。

大纪元首发

责任编辑:高义#

相关新闻
英国政府取消新建智能公路计划
英国政府:中共已永久性关闭在英警察站
英国政府派专员 接管伯明翰市政厅
卡梅伦访问以色列 称以已明确决定报复伊朗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