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腐败严重 4家银行超680亿元被挪用

人气 1587

【大纪元2024年06月26日讯】中共审计部门近日公布了12家国有金融机构去年的审计情况,涉及大量的违法违规案件。被披露的案件中,4家银行超过680亿元(人民币,下同)贷款被挪作他用或空转套利,还有3家保险公司通过造假骗取和瓜分财政补贴数亿元。

6月25日,中共审计署网站发布国务院关于202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它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报告》显示,重点审计的12家国有金融机构资产总额60.43万亿元、负债总额47.48万亿元,净资产收益率0.78%到18.57%。审计内容还包括4家重点金融机构政策落实情况。

审计发现,6家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含金量不高,有的将其它类贷款违规变造为科技、绿色、涉农等重点领域贷款。同时部分信贷投放虚增空转,其中5167亿元即贷即收,在考核前发放、考核后收回;还有的等额存贷,企业在贷款前存入等额存款或贷款后再以定期存款形式存回银行。

此外,4家银行680.59亿元名义上投向科技创新领域的贷款被挪作他用或空转套利。

至2023年底,4家银行未完成2020年底前出清任务,仍为461户“僵尸企业”等保有贷款余额314.41亿元,其中34.84亿元为2023年新发放;306.09亿元风险资产通过“无效重组”、违规展期等方式虚假盘活,长期以“仍未不良”的虚假形态占用信贷资源。

《报告》还提到了重大违纪违法问题查处情况,2023年5月以来,审计共发现并移送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310多件,涉及1200多人。

《报告》称,借助信息技术钻监管漏洞等腐败行为更趋隐蔽,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开始显现。如金融监管部门某司级干部利用职务影响力,长期扶持特定民企提升行业竞争力,收取巨额钱款及股权,并通过同一网点先取后存、借用亲属银行账户、虚拟货币交易等“技术处理”,隐藏民企转款来源。

一些企业利用国家生态保护、高新产业等支持政策,勾结公职人员违规取得经营权,或弄虚作假骗取财政补贴。

如全国首台套首批次应用保险,由中央财政按保费的80%给予投保单位补贴,但有3家保险公司2019年至2022年伙同多户企业,通过投保、理赔等环节造假,或扩大保险责任等方式,骗取瓜分中央财政补贴3亿多元。

责任编辑:李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中国经济下滑 信用卡数量一年蒸发2800万张
中国多家头部财险公司一季度净利下滑
疑涉恒大财务弊案 普华永道遭21家大客户解约
年内第三批 中国8省市集中宣布关闭金交所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