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去年逾千宗的士司机投诉

滥收车资飙升至340宗 运输署接获15份的士车队申请

人气 26

【大纪元2024年06月06日讯】(大纪元记者林一山香港综合报导)的士服务质素问题最近再次成为市民关注焦点,运输及物流局昨日在回应立法会议员质询时透露,运输署过去3年接获关于的士司机的投诉,包括滥收车资、拒载等,分别有464宗(2021年)、574宗(2022年)及1,006宗(2023年)。另外,政府即将推出的士车队制度,总共收到15份申请,预计今年7月内公布结果。

署理运输及物流局局长廖振新在书面回复中表示,2021至2023年涉及的士的交通意外宗数分别为4,153宗、3,632宗及4,585宗。

运输署接获关于的士司机的投诉,包括滥收车资、拒载等,在过去3年分别有464宗(2021年)、574宗(2022年)及1,006宗(2023年)。其中滥收车费由2021年的108宗,飙升至去年的340宗;拒载由2021年的154宗,飙升去年的361宗;绕路由2021年的163宗,升至去年的277宗。

执法方面,根据警方处的资料,过去3年,与的士服务相关而性质较严重的的士司机违例事项分别为49宗、95宗及140宗;而警方就非法出租或取酬载客个案所采取的执法行动次数约80次。

廖振新称,政府并没有备存涉及网约汽车的交通意外或投诉分项数字,而政府正检视如何完善现有法例,更有效打击非法出租或取酬载客活动;同时研究如何规管网约平台,只有的士及持许可证的出租汽车可透过平台提供服务;警务处亦会继续打击非法载客取酬活动。

接获15份的士车队申请

政府于去年7月宣布引入的士车队制度,并计划发出5个或以下的的士车队牌照,声称可以提升的士服务质素和促进行业发展。运输署在申请期内共收到15份申请,由运输及物流局和运输署的代表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将会评核申请,主要的评分标准包括“申请人的管理能力”、“车辆质量及安全相关设备╱装置”、“车队司机管理及质素”、“服务水平及客户服务”、“网约的士及车队调派建议”、“日常营运”和“维修及应变建议”。

牌照条件要求车队持牌人必须提供手机程式、网页和电话热线,供乘客预约车队的士。的士车队投入营运时,运输署亦会推出一个专页,列出各个车队的网页或二维码连结,让乘客可一站式搜索不同的士车队的预约方法。

根据牌照条件,车队持牌人必须在牌照期内开放及分享有关的数据,包括车队的士的实时位置、车辆类型及营运状况,以便第三方开发商制作第三方平台例如格价平台,方便乘客比较不同车队的士的收费。

牌照条件亦会规定所有车队的士必须提供至少两种电子支付方式,包括二维码和非二维码的支付方式,以便利乘客缴付车费。但由于现有的士牌照属永久性质,毋须续牌,因此政府无法加入新的牌照条件,无法强制非车队的士必须提供电子支付方式。

另外,自“兰桂坊的士大使计划”在今年4月5日推出至今,已协助超过7千名市民及游客乘搭的士。◇

责任编辑:陈真

相关新闻
亲共暴徒毁法轮功真相点获刑 其上诉被驳回
港初选案首批五人完成求情
港民研:市民对房屋政策满意度续处最低
港机管局耗资逾8亿换安检系统 无需先取出电子用品及液体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