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匕立起一剂回生 明朝大夫有奇方

文/颜丹
明朝几位大夫的神奇药方能一剂回生。图为中药丸。(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 ,

在现代中国,许多人用中医治病往往要治上几个疗程,也没彻底把病治好。若将时光拉回到中国古代,人们就会发现,流传于上古的中医之道被代代相传后,无论是皇家御医还是民间大夫,都能准确地找出病因,并迅速地开出药到病除的方子。

在过往几千年中,瞬间能治好疾病、甚至能起死回生的,不光有一针即瘥的针砭之术,还有能使病人一匕立起、一剂回生的妙方。总之,许多精湛的医术都曾在中国古代被发挥得淋漓尽致,让人亲眼见证或切身感受到传统中医的博大精深与出神入化。本篇将介绍明朝几位大夫的神奇药方。

同时用三剂药治好三种病的名医程国令

安徽太平县有个颇有名气的大夫,名叫程国令(字允瞻)。他年幼学儒时就极具悟性和天赋,读书能一目十行,在诗词歌赋、写字作画上也颇有造诣。后来,他想学点医术,于是遍览古代医书,并潜心钻研各类方子。渐渐地,他便领悟到了其中的玄奥。

有一次,他遇到一个病人。这人身上有三个部位都出了问题:他整日头晕,喉咙也不舒服,腰部像裂开了似的疼痛难忍。他找了很多医生都没治好,听说程国令医术很高,就把他请去了。程国令号完脉,就对那病人说:“你得的是三种不同的病,我现在开三剂药,你一剂一剂地喝下去,病就都好了。”那人听他的话照做了,果然药一喝完,身体上的症状马上就消失了。

还有一个腹痛得快要死去的病人,别的医生看过后,都摆摆手说不能治了。程国令听说后,没等病家来请,就主动登门去医治。他诊脉后,只开了一副药,就把那人的病治好了。在场的人都啧啧称奇,纷纷叫他“神医”。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当地人都说难以计数了。

用一勺药立刻治好疑难病的名医庞鹿门

湖北蕲州有个博闻多识的医生,名叫庞鹿门。他幼年时曾跟随名医李时珍学医,见过神农时期的三千种以及唐代的一千五百种药材,最终参与编写了《本草纲目》一书。他深得李时珍的真传,对自然界中的植物和动物都有着深入的研究和了解,即使精于诊脉,也从不肯轻易出手。直到晚年时,他才开始给人治病。

一次,有个外乡人来找他,说是耳朵聋了几十天了,喝了很多补药,可就是不见好。庞鹿门号脉后,对他说:“你这是胃里有火。”那人也略懂中医,很不解地问道:“从五行来看,耳朵的问题与肾有关,怎么能扯到胃上去呢?”庞鹿门回答:“您可能还没读过《灵枢》《素问》吧,人的耳朵与胃之间是有经络相通的,如果一个人火气太盛,通过耳朵时,又刚好在用膳,就会导致耳聋了。”他说完,给病人喂了一勺药,就把他的病给治好了。

一天,太守的夫人得了疟疾。他去诊脉后,立刻说道:“您这是有喜了,先别忙着吃药,十天后你拉出血来,我再给你开药。”太守的夫人听了,觉得不可思议,不愿照他的办法去治。可十天后,那夫人果然就拉出血来了。当再次把庞鹿门请去后,他只给太守的夫人喝了一勺药,就把她的病给治好了。

用一钱砒霜迅速治好罕见病的名医陶华

浙江余杭有位医生,名叫陶华(字尚文)。他自幼学儒,熟读四书五经后,便开始读医书、钻研医术。他曾遇到过一位高人,传给了他一些方子。从那以后,他就能给人治病了。

有一人吃了羊肉以后,跋山涉水地走了很远的路。几天后,他感到先前吃下去的羊肉好像堵在了胸口。吞不下去,也吐不出来。

他身边带着的一个学生去找陶华。陶华一听到他描述的症状,就说道:“用一钱砒霜就能治好。”那学生不信,于是去找别的大夫,可用了很多方子,那人的病就是不见好。于是,只能用陶华的方子。没想到的是,他在服用了一钱砒霜后,果然就把堵在胸口的羊肉给吐出来了,所有的不适也都随之消失了。

那学生觉得很神奇,去找陶华问道:“谁都知道,吃了砒霜会死,怎么还能治病呢?”陶华说:“本来羊血就可以解砒霜的毒,而且砒霜跟羊肉一起吃,是吃不死人的,反而会让人把羊肉都吐出来。”那学生听了,佩服得五体投地。

陶华对汉代名医张仲景的《伤寒论》颇有研究。后来,他住在杭州时,曾以能治伤寒而声名远播。他每次只给病人开一副药,结果不管多难治的伤寒都能很快被治好。看他的药竟有如此神效,当地人都亲切地叫他“陶一帖”。他一生著书立说,写了好几本专门治疗伤寒的医书,其自制的方剂“柴葛解肌汤”至今仍在流传。

行义举后就能用一剂药治病的名医夏以时

江西吉安府有个医生名叫夏以时(字凤亭),天生就有一副侠义心肠。自幼学儒的他很爱帮助别人,于是就萌生了悬壶之志。他一直潜心钻研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不久后就能给人治病了。

有一年正值荒年,他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家产拿出来赈济灾民,救活了好几百人。后来,当地爆发时疫。看着路上到处都躺着染疫死亡的人,他仰天长叹:“我只顾保全自己,就是不义啊!”于是,他再次拿出自己的家产购买药材,还免费给穷人治疗。那时,经他救活的人不在少数。

从那以后,他的医术越来越高明,给人治病总能收到奇效。更神奇的是,他每次只开一剂药,就能把病人的病治好。于是,登门来找他看病的人总是络绎不绝。他在当地的名声越来越大,人们都亲切地叫他“夏一剂”。

参考资料:《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叶天士因为虚心好学,他的医术十分高明,可惜一生未留下著作。叶天士流传于世的《临症指南》医案十卷,都是他的徒弟根据他治病的药方、治法和效验,分门别类汇集而成,所加的论断并不是叶天士的本意。
  • 中医治病对医者德行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那些疗疾如神、能治奇症的古代名医,往往都怀揣着“大慈恻隐之心”、“普救含灵”之愿。道在先,术在后,术只是道的延申与外化。当后人叹服于古代医者将神妙的针术、奇准的脉术运用得炉火纯青时,就该想到他们必是心性超凡、境界高远的有德之士。本篇将介绍几位精于脉术且德行出众的清代名医。
  • 战国时的唐举擅长看相;扁鹊为名医,医术精湛。
  • 在中国古代,没有高尚的德行,即使再聪明的人,也不会被名医授以超凡的医术。悬壶济世、成为医者之前,此人必得心怀仁善、且有着治病救人的志愿。正因为心胸宽广、豁达,只为福荫于百姓苍生,才放得下自己的名利得失,才会一心利他却不求回报。
  • 在中国古代,民间一直流传着“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说法。这话在学儒之人中颇为流行。因古代的儒学与医学皆源于上古之道,于是儒生与医生所承担的入世使命便有了相通之处。
  • 在中国古代,像名医扁鹊这样对“病”与“死”有着极佳判断力的医生还有许多。本篇将介绍明朝医籍中记载的几位。
  • 古代的中医博大精深,某种程度上就在于它所蕴藏的神奇力量。望、闻、问、切是古代中医的基本技能,诊病方式看似简单,但成效要想达到极高层次却并非易事。这其中的每一项都神妙莫测。不抱着“普救含灵之苦”的“大慈恻隐之心”,古代那些药到病除的医术、能断人生死的脉术都是练不出来的。
  • 中国古代医者悬壶,大多都怀揣着济世救民、扶危助困之心。从丰富的史料中不难看到,“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不只是那些被撰写在《大医精诚》中的字句;“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已在历代许多身怀奇术的医生身上得以展现。
  • 死生有命,富贵由天。人一生的福、禄、寿乃至各种疾病的发作都是有定数的。时间到了,脸上的气血之色、脉络的运行状况都会呈现出异常的变化。纵观古今,惟有精通医道或修佛修道之人才能读懂身体密码,参透个中玄机。中国历朝历代都不乏这样的高人,本篇将一展明朝几位市井大夫仅以望、切就能知人生死的奇妙医术。
  • Ancient Chinese medicine books and herbs on the table.English Translation: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used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seases, has the function of rehabilitation.
    历代良医不仅能治人久病不愈的顽疾,而且也多有在须臾间起死回生的医术。掌握这种医疗神术的医生,首先都必须有救人济世的慈悲心和高尚的医德。看清代名医熊庆笏和刘道景起死回生的医德、神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