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广场】张朗郎﹕家书

人气 1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刚一进号﹐真把我吓了一跳。

队长开门时﹐门里鸦雀无声。一推﹐我趔趄进去 —﹗里面居然满满地蹲着一片大汉。全光着膀子﹐只穿着个小裤衩。和澡堂子一样。全都剃成秃瓢儿﹐全蹲那儿一动不动﹐根本没表情。和照片上的罪犯一模一样。

队长一关门﹐全体突然间咧嘴冲你一笑﹐胆小的准能吓出毛病。噩梦一样。

原来不是要送去煤气室﹐也不是要去屠宰场。其实这儿挺人道的﹐没那么紧张。门一关﹐我也明白了﹕二十平米二十个人﹐大热天﹐直冒汗﹐必须脱。我也学着赶紧脱小褂儿。其实也不是澡堂子﹐是免费蒸汽浴室﹐干坐着就冒汗。几个小伙子人手一块毛巾﹐全抡圆了﹐“嗖嗖”乱转﹐人们说这叫“人力电风扇”﹐还真管点用。 “我叫齐晓骏。”他凑了过来﹐五官一动﹐就不大像照片里的罪犯了。他的头发刚冒了新茬﹐还有点儿少白头﹐脑瓜儿很圆。近视镜特深﹐像啤酒瓶子底儿﹐框子还折了根腿儿﹐用小线挂在左耳朵上。“我是清华水利系的教员。听说你是学生﹐那好啊﹐都说进来的学生都得从宽。

“哦﹐您是清华的呀﹖那可有点麻烦了。江青最近讲话﹐说清华有个特务集团。无线电系的杨教授那是没跑的了﹕又是美国留学﹐又是好鼓捣话匣子﹐比特务还象真的。您呢﹖”

“我什么事也没干过就是我爸爸在香港﹐托人给我捎过东西。政府觉得那就是变相的特务活动经费。那天中午﹐我在外屋看书﹐我老婆孩子在里屋睡觉呢。轻轻两声敲门﹐我一开﹐还没看清楚﹐就涌进来了一群警察。政府考虑得很全面﹐还来了两个女的﹐一进门就悄

么声进了里屋﹐先稳住我的老婆孩子。他们办事真是麻利﹐让我签了字﹐说立时走人。我说﹕至少得让我和他们娘儿俩说句话。他们说﹕别婆婆妈妈的了﹐免了。走到门口﹐我大声说﹕放心吧﹐我没事儿﹐很快就会回来的﹐里屋鸦雀无声。”

正说着﹐“当”一声﹐铁门开了。队长半侧着身往那儿一站﹐官衣笔挺﹐国防绿军裤裤线两条﹐风纪扣紧紧地勒着﹐帽徽用牙粉擦得透亮红。

“都坐下﹗”他慢慢腾挪着架式﹐静了场﹐再叫﹕

“齐晓骏﹗”

“有﹗”齐老师的脑门子腾地昇起了一片红云。

“听说﹐你想写封家书啊﹖”

“是。”

“人之常情﹐人之常情……孩子多大了﹖”

“差一个月零三天﹐三岁。”

“嗯﹐正是可人疼的时候。这要求可以理解﹐可以理解……是吧﹖想告诉家里﹐别惦记
着﹐这儿都挺好﹐是吧﹖管吃管喝﹐不打不骂。不像别的地方﹐政策水平低﹐免不了有些打骂现象。咱们这儿是首都北京﹐是直属的﹐不能那么干﹐是吧﹖”

他来回扫我们两眼﹐目光如炬。扫着谁赶紧点个头。齐老师不断点头﹐还热泪盈眶。也难怪﹐队长句句都冲着他来﹐他没法不感动。

“信早都写好了吧﹖我一猜一个准儿。文化水平一高﹐找个茬就往外抖擞。你得明白﹔老婆孩子可全指着你呢﹐盼着你呢。他们 希望你早日能领会政府的苦心﹑耐心﹑爱心……认罪书写了吗﹖没写。哦﹐还挺着哪﹖咳﹐面子再大﹐也遮不了罪啊﹗这儿不是疗养院﹐更不是养老院。按规定这儿就是不准写信。除非你早早交代了﹐结案判刑﹐那才变成正经八百的犯人﹐那才有犯权﹐才能写信……当然喽﹐什么全有例外。好吧﹐我和你的预审员合计合计。你自己揣摩吧﹕要写就一块写。明儿一大早﹐认罪书﹑家书﹐两份一块交出来。不想写﹐就全别写了。话──我搁这儿了。”

他微微一笑﹐温文而雅。说罢关门。

齐老师的泪水﹐一直在眼眶里转来转去。

那宿﹐他一直在我旁边折饼﹐烙完左边烙右边﹐没完。搁谁谁也如此这般。我睡眼惺忪地和他打过三五个照面。那双红眼睛小金鱼似地在啤酒瓶子底上游来游去。

一大清早﹐齐老师小脑门泛着青白﹐眼睫毛像扑灯蛾子扇个不停。把一摞纸和一封信颤颤地递了出去。队长小嘴紧抿着﹐收了。又开门。把齐老师提了出去。两顿饭他都没回来﹐一整天。

他晚上才回来﹐瘦了两圈儿﹐眼珠子还是两汪水。政府又发给他一叠簇新的黑格道林纸。他至少有了“熬夜权”﹐在小炕桌上足足趴了一宿。

天亮了﹐又交了。

他散了神。他一晃一晃飘到我跟前﹐摇摇头﹐又点点头。倒是没有白学水利──存水有方﹐就这么晃着﹐眼眶的水还是不出不进﹐还存着。

又是一个早晨。小窗户清跪地“啪”的一声打开──队长一双眼睛﹐满是宽松的笑意﹕“齐晓骏﹐信──﹗”

一封信扔了进来。“啪”的一声﹐小窗户又关上了﹐“唧唧”一串清笑。

齐老师眼冒金光﹐嘴角一下子咧到耳根子﹐第一次这么笑逐颜开。

大伙同时喘了一口大气﹐全跟着傻乐。有人手脚麻利﹐忙把信递给他。

他哆嗦着撕开信皮──仅仅看了一眼﹐就瘫在那儿了。信掉在炕沿上。

“怎么啦﹖怎么啦﹖这是怎么话儿﹖”七嘴八舌──他紧闭着眼﹐摇着手﹐摇着头﹐我拾起那信一看──嘿﹗

原来还是他自己写的那封家书。

这会儿﹐他“哞”地一声﹐那泪珠子才辟哩叭啦夺眶而出﹐刷刷地没完没了。

后来﹐他走了。再没见着。他什么时候才真的写了封家书﹐我不知道。

我呢﹖六年没权写家书。

(寄自美国) 大纪元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一封狱中家书:“大约在春季”
明成祖朱棣与《永乐大典》的历史沧桑
纯金制造 广州热卖1.46万元一套的《周易》
这里不象国内宣传的那样--一封家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