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专家说一亿年前拉萨地区并非汪洋

人气 1
标签: ,

【大纪元10月27日报导】(中央社台北二十八日电)西藏自治区地质勘查部门最近在拉萨地区首次发现早白垩世时代的乔木硅化木化石,显示一亿一千万年前的拉萨地区,并非通常认为的是汪洋一片。

新华社今天报导,这次发现的乔木硅化木化石,位于拉萨市西郊堆龙德庆县德庆乡早白垩世时代的地质层中。

此前,拉萨地区早白垩世地质层发现的主要为一套滨海海相生物的碎屑灰岩、钙质页岩、粉砂岩,里面有丰富的圆笠虫、海胆、菊石、双壳类等化石。以前一直认为这些属海相沉积,只是在其下层岩石中发现植物化石,但以蕨类植物为主,未发现乔木化石,更未发现过硅化木。

这次发现的硅化木产在早白垩世地质层中部层位,上部为圆笠虫灰岩,在局部砂岩中见有腹足、双壳类化石。硅化木顺层面分布,树干、根茎形态清晰可见。树干呈圆柱状,直径约五十公分,断面隐约可分辨出树的年轮。根茎还保留有树木生长时的状态,保存较为完好,具有准原地堆积性质。

专家认为,这显示在距今一亿一千万年左右的拉萨地区,并非通常认为的海洋,局部地段曾为陆地温湿气候,海边生长着高大的乔木。这对探讨拉萨地区地史时期的海陆变迁史、古气候有重要意义。

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是目前海拔最高、最年轻的高原,大约两亿年前,这里是汪洋大海,地壳运动使得整个高原地区大幅度抬升,构成今日的高原外貌。

相关新闻
世界最高城市拉萨天然湿地扩大
民族艺苑:酥油灯花
西藏今起维修布达拉宫
西藏发现古代翻译家仁钦桑布法体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