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專家說一億年前拉薩地區並非汪洋

人氣 1
標籤: ,

【大紀元10月27日報導】(中央社台北二十八日電)西藏自治區地質勘查部門最近在拉薩地區首次發現早白堊世時代的喬木硅化木化石,顯示一億一千萬年前的拉薩地區,並非通常認為的是汪洋一片。

新華社今天報導,這次發現的喬木硅化木化石,位於拉薩市西郊堆龍德慶縣德慶鄉早白堊世時代的地質層中。

此前,拉薩地區早白堊世地質層發現的主要為一套濱海海相生物的碎屑灰巖、鈣質頁巖、粉砂巖,裡面有豐富的圓笠虫、海膽、菊石、雙殼類等化石。以前一直認為這些屬海相沉積,只是在其下層巖石中發現植物化石,但以蕨類植物為主,未發現喬木化石,更未發現過硅化木。

這次發現的硅化木產在早白堊世地質層中部層位,上部為圓笠虫灰巖,在局部砂巖中見有腹足、雙殼類化石。硅化木順層面分佈,樹幹、根莖形態清晰可見。樹幹呈圓柱狀,直徑約五十公分,斷面隱約可分辨出樹的年輪。根莖還保留有樹木生長時的狀態,保存較為完好,具有準原地堆積性質。

專家認為,這顯示在距今一億一千萬年左右的拉薩地區,並非通常認為的海洋,局部地段曾為陸地溫濕氣候,海邊生長著高大的喬木。這對探討拉薩地區地史時期的海陸變遷史、古氣候有重要意義。

被稱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是目前海拔最高、最年輕的高原,大約兩億年前,這裡是汪洋大海,地殼運動使得整個高原地區大幅度抬升,構成今日的高原外貌。

相關新聞
世界最高城市拉薩天然濕地擴大
民族藝苑:酥油燈花
西藏今起維修布達拉宮
西藏發現古代翻譯家仁欽桑布法體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