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的名家名匠(二)

人气 6
标签:

景德镇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陶瓷产地,并且出现了一批杰出的制瓷名家。

吴昊十九
  
姓吴,行昊十九,自号壶隐道人,浮梁景德镇人氏,约生于明嘉庆前期,卒于万历后期。能诗善书;书法近元代赵孟頫体。毕生从事陶瓷工艺,所作色料精美,诸器皆佳,人称“壶公窑”,是一代制瓷名家。

吴昊十九善仿宣德,永乐名瓷,精美足以乱真。所造壶类非常雅致,壶底署“壶隐道士”款。他最突出的成就是发明了薄胎瓷,其中流霞盏和印幕杯尤为著名。盏色明如朱砂,杯则洁白晶莹,均薄如鸡蛋之幕,一件只重半铢。一时瓷名大振,四方争求。尽管能获大利,他却悉心研究工艺,并不好利,仍是房舍破旧,起居俭朴,过着清贫的生活。

吴昊十九虽然“隐陶轮间,与众作息”,但与当时名流如万历进士、太仆少卿李日华,万历进士、御史樊玉衡等,颇有唱和。李日华在所撰《紫桃轩杂缀》中,对他及他的陶艺评价很高,并曾寄诗说:“为觅丹砂到市廛,松声云影自壶天,凭君点出流霞盏,去泛兰亭九曲泉。”樊玉衡亦有赠诗云:“宣窑薄甚永宣厚,天下驰名昊十九,更有小诗情动人,匡庐山下重回首。”
  
由于古籍记载的疏略,在很长时间里,对吴昊十九的名字众说纷纭,或称昊十九,或称吴十九,或简吴为,莫衷一是。1973年,江西都昌出土明代吴昊十莫志之后,才基本弄清。这块墓志写道:“吴公讳振邦,行昊十,号近泉,……云云,据此判断,吴昊十九为吴昊的兄弟辈,吴为姓氏,昊十九系排列。
  
陈仲美
  
明末江西婺源人,曾在景德镇烧造瓷器,尤其善于仿古窑器,精制各种古玩,有鬼斧神工之妙,当时与周丹泉齐名。因为景德镇操此业者甚多,“不足成其名,便去阳羡。到阳羡后,仍然“好配壶土,心思惮竭,可列神器”。(《阳羡茗壶录》)他把瓷雕艺术和制壶巧妙结合,善于重镂叠刻。则时,还制各种紫砂小件器物。《景德镇陶录》则说他将所造瓷器“携售远方,镇人罕获。”因为他“来去无定,仿造亦不多”,所以后来名声不如周丹泉。
  
郎廷极

字紫蘅,是清康熙年间的江西巡抚,并在康熙四十三年到五十年的七年中,兼负景德镇督陶这责。

郎廷极酷爱古器,对陶瓷史很有研究。清康熙时人刘廷玑说郎窑乃“紫垣中丞公开府江西时所造也,仿古暗合,与真无二。其摹成宣,黝水颜色,橘皮棕眼,款字酷肖,极难辨别。”又说郎窑烧造的描金五爪双龙酒杯、脱胎瓷碗等,“城可谓巧夺天工矣。”(刘廷玑《在园杂志》)与郎廷极同时代的许谨斋在《戏呈紫蘅中丞》诗中写道:“郎窑本以中丞名,中丞嗜古遗意,政治余闻呈艺事。地水火风凝四大,敏手居然称国器,……”这里当然难免有溢美之词,但郎廷极“嗜古”、“呈艺事”即热心于陶器的研究,应是实有其事。

郎窑的成就,突出的是郎窑红(即宝石红)和素三彩的创烧,当然不能完全记在郎廷极的功劳薄上,但也应该肯定,他是有一定的贡献的。

(资料来源:世华网)(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景德镇国家珍宝被盗 涉嫌官员被捕
热兰遮城 17世纪陶瓷出土
景德镇皇家瓷厂遗址出土稀世龙纹小碗
“景德镇”镇名的来源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