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晓明﹕看看冰柜里的黄静

田晓明

标签:

【大纪元12月28日讯】黄静案件中的疑点已经引起了公安部的注意,但是此案至今仍处在胶着状态,黄静的家人希望看到的事情并未发生。发生时间晚于黄静案的孙志刚案受到了当政者的关注,罗干等人对此案做了批示。涉嫌殴打孙志刚的人被迅速送上了法庭。孙志刚的家人在六月初就得到了国家的巨额赔偿,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赔偿发生在法院一审判决还未作出的时候;法院还没把事情搞清楚,国家赔偿却先到了,这正常吗?6月18日,国务院宣布废止《收容遣送条例》。这是一个让人感到吃惊的消息,人们觉得不可思议的是,一个办事效率不高的国家机器竟然有这么迅速的反应。从孙志刚案引起社会舆论的关注到《收容遣送条例》被废止,这其中的时间跨度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

黄静离开人世的时间是2003年2月24日,还有近两个月的时间,黄静的周年祭日就到了。事情已经发生得这么久了,当政者应该知道这件事了,可是为什么没有一个高官为这个案件作出一个批示,指示司法机关调查该案中的疑点?姜俊武是国税局的副科长,其父为国税局的纪检组长,他们有可能在暗中操纵了司法调查,但是在共和国的官阶序列中,科级干部毕竟不是什么大官。1980年代初,上海市委的一些领导人的儿子不是因为犯有强奸罪被判刑了吗?科级干部与省级干部的操纵能力谁大?所以黄静案还不至于被姜氏父子控制到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地步。高官不介入此案应该有另外的原因。

也许黄静案的难点就在于,它与孙志刚案在发生的时间上是前后相接的。在这个共和国里,法治化进程刚刚开始,这个进程的启动对于当今社会的影响微乎其微。迫于社会舆论的压力,官方强力介入到孙志刚案件中,但是当黄静案浮出水面引起社会舆论一片哗然之时,官员们在心理上实在是承受不了舆论压力之重。

当他们正密切注视美国攻打伊拉克的时候,自己家却闹起了SARS,迫于舆论的压力及其它原因,他们撤了两名高官的职务。SARS一波未平,孙志刚一波又起,迫于舆论的压力,当政者又介入到孙志刚案件中。紧接着,黄静案又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人们寄希望于当政者会象对待孙志刚案那样对待黄静案,可是在当今的政治体制中,当政者不可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应和社会舆论的压力做事。回想一下共和国的历史,哪一位当政者迅速地、彻底地承认了个人和集体犯下的错误?他们在心理上没有这样认错的准备,在体制上也没有这样的准备。

我不知道当政者是否注意到黄静事件中的一个主要人物,这个人就是黄静的母亲黄淑华。中国有一句俗话叫做”好男不跟女斗”。对于这句话可能存在着多种解释,现在我想说说我对于这句话的理解:好男不跟女斗的原因就在于女人到了一定的时候就会爆发出一种十分顽强的韧劲,你要是跟她斗,你就会无法摆脱她的无边无际的纠缠,所以男人在这个时候最好的选择就是投降或逃跑。

普京领教过车臣独立分子遗孀(俗称黑寡妇)的厉害;中国的当政者也知道有一位叫丁子霖的女教授;黄淑华为了搞清楚心中的疑问所表现出来的韧劲决不亚于前面提到的那些女性。 黄静的遗体仍存放在殡仪馆的冰柜中,因为这其中可能隐藏着能证明行凶者犯罪的证据,所以黄静的家人要保存她;随着时间的流逝,这样的证据会越来越少。在这个共和国里,我个人所知道的,遗体被有意保存的时间最长的女性是黄静,遗体被有意保存的时间最长的男性是毛泽东,巧合的是这两人都是湖南湘潭人。冥冥中是谁为我们作出了这样的安排?黄静的肌肤正在慢慢地离开这个世界,因为没有人会象保护她的老同乡的遗体那样去保护她的遗体。如果我们能放得下这样的悲剧,转而去吃喝玩乐、去购物、去睡觉、去心安理得地做着我们寻常做过的一切事,那么更大的歹毒就会去摧残象黄静一样的人们。
( 转载自《网路文摘》)(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李健:有关黄静案致各界的呼吁书
杨银波:鼓励“民间自救”
中山大学教授陈玉川谈黄静案
“黄静案”怎么不是政治案件—采访黄淑华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