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开发:越早越好

font print 人气: 11
【字号】    
   标签: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研究发现,婴儿出生8小时后,就会模仿母亲吐舌头;喜欢看人脸和黑白分明的图片或汉字;目光能追随距离眼前20厘米的物体。如果让他趴在床上,用手抵住两只小脚,他就会向前“爬行”。母亲若在水下分娩,婴儿会在水中游来游去。而像“爬行”、“游泳”等先天就有的能力,如果不加以及时的训练,几个月后就会自然消失。

在日常生活中,不让婴儿学爬,生怕孩子爬行时弄脏手足或伤及身体,是不可取的。其实,只要细心照看,让其爬行很有益处。美国学者指出,爬行可促进婴儿的大脑发育,开发婴儿的智力潜能。对脑控制眼、手和脚协调的神经发育有极大益处。对学会爬和没有学会爬的同龄婴儿对比观察发现,会爬的婴儿动作灵活、敏捷,情绪愉快,求知欲高,充满活力。而爬行少或不会爬的婴儿,由于接触的新鲜事物少,往往显得较为呆板、迟钝,动作也缓慢些,且易烦躁。因此,婴儿爬得越早越好。

三岁以前的早期教育是最重要的。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姆,通过对近千名婴儿长达20年的跟踪研究表明:若以17岁时的智力为100,8岁时进行开发,只能开发20%,4岁时进行开发却能达到50%,而更大的潜能开发在3岁以前。所以,美、日等发达国家已开始把生命最初3年儿童的发展,作为本国21世纪争雄世界的第一战略。

目前在家庭中,父母为了让孩子上个好学校,不惜掷重金。但在3岁以前,他们却将孩子交给保姆或寄养在别人家中。实际上他们将孩子一生中最宝贵的潜能开发的时机丢掉了。

世间不存在什么神童,只有低能、聪明和特别聪明的区别。3岁能背寓言、4岁会讲英语就意味着这个孩子是神童吗?完全不是!这仅是一种智力的早期开发而已。父母应当清楚,所有的孩子都可能生来就具有世间罕见的才能。问题在于如何选择时机和方式去开发它。正像学者所指出,幼稚教育从3岁开始已经太晚。没有什么工作比抚育出头三年的婴儿更重要。人类的聪明才智是靠科学和实践得来的,幷非大脑自发产生的。“狼孩”从小就由狼“抚养”长大,其外貌虽与人类无异,但却不具备人类的知识和才能。由此可见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性。

现在的孩子不缺吃、不缺穿、更不缺爱。只缺年轻父母科学地开发其智慧潜能的新观念、新技能。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能否开发出自身的潜能,使每个儿童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关键是在3岁前,在婴儿的摇篮时期。

@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游戏活动是孩子获得发展,健全良好心理性格的必由之路,是向他们传授知识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没有游戏就没有孩子的童年和欢乐。游戏是孩子的一门主课,玩具是教科书,它们是孩子学习社会、了解生活、获得知识、开发智力、增进才能、强壮体魄的不可缺少的一种学习活动,更是孩子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于年幼无知的孩子说来,生活中的一切都需要学习,生活中的一切又是学习,因此,让孩子在快乐的游戏中培养良好的性格,将是影响他们一生的重要的大事。
  • 日本的研究人员在《食的科学》中强调,孩子从幼儿期到学龄期,智力发生了一个飞跃。在这一时期,儿童的空腹感与食欲的关系,不再是必然,而是显得十分复杂。因为,在这两个生理环节之间,已掺杂了心理因素的作用。他们可能是空腹时不一定想吃,或是在吃得很饱后对所喜食物继续吃。他们的吃,不再是生理性食欲,而是经验性、能动性食欲。所以,孩子的食欲,除其生理本能之外,还需作后天培养。因此,调节其餐前情绪是一项重要内容。
  • 语言智力高的人有一个突出的特征:对语言的好奇心,他们喜欢语言表现出极好的语感和对语言的鉴赏力。而事实上,出生几个月的婴儿就对语言刺激十分敏感,当亲人对他说话时,会以微笑、手脚活动等作出积极反应。语言智力高的幼儿表现出对语音、节奏、语调反应灵敏;爱涂鸦;喜欢听、读、说故事;说话清晰有条理。家长若对这些语言智力品质给予关注和引导,并及时鼓励和强化,便能使幼儿保持对语言的好奇和敏感。
  • 法国儿童营养学专家雅克·吉索尔菲日前就母乳喂养接受法国《科学与未来》杂志采访时表示,母乳中含有多种特殊物质,这些物质有利于大脑发育,因此,母乳喂养有利于婴儿的智慧发育。

  • 早期脑动脉硬化,若能及时治疗,多数病人的症状可明显缓解。药物治疗主要针对动脉硬化,根据精神症状可酌情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和改善智力的药物。

  • 1. 新生儿核黄疸:亦称新生儿黄疸脑病。新生儿体内胆红素过高,可和脑细胞结合,从而使脑细胞功能发生故障,影响新生儿的智力。

  • 人的需要、动机和行为,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人们总是努力克服种种困难,通过奋斗来满足需要。然而,人们满足需要的过程中,有可能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和阻碍。有时,虽然经各方面的努力.需要仍然得不到满足,遭受挫折。如果当事人对挫折的容忍力低,就可能产生烦恼、焦虑、抑郁、沮丧、懮伤等消极的情绪体验,以致心理行为偏离正常。严重者,可导致心身疾病。因此,要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不受挫肝或少受挫折,至关重要的是根据白己的智力水平、能力强弱、生理条件、现实社会的需要等因素,正确做好个人需要的选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