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经济学家说失业率高有利于健康?

人气 2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2月6日讯】中国有一句古话,祸兮福之所倚。在美国失业是一件让人头痛的事,但是最近科学家说,困难时期可能并不都意味着坏事,最近的研究证明困难时期可能对人的健康有利。

在北卡罗来纳州大学任职的经济学家克利斯朵夫.鲁赫姆(英文名:Christopher J. Ruhm)出具不少论据证明他别出新意但备受挑战的假说。他最近由全国经济研究局出版的研究表明,失业率每上升一个百分点,人口死亡率就下降半个百分点。

鲁赫姆的解释是: 当工作机会稀少时,失业者和仍然保有工作的人可能活得更健康些。他们更可能进行锻炼,更不容易在外面下馆子,或者有病不去看医生。当经济极度萎缩时,那些吸烟吸得最狠和最肥胖的人最有动力改变他们一贯的行为模式。

鲁赫姆的想法和常规的看法完全背离,他的论点也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员哈韦布莱诺(英文名:M. Harvey Brenner)相左,布莱诺的研究认为70 年代初期和80 年代经济疲软对人健康不利。鲁赫姆说他研究从1972 年到2000 年的数字得到的结果与哈韦布莱诺的结论恰恰相反。

但是,鲁赫姆欣然承认他这里所说的“健康”并不包括“精神健康”。另外,他的研究强调的是“暂时”的经济不景气。从长远看,他说,经济增长无可争辩地是对健康有利。 “我坚定地认为从孟加拉搬到美国对你的健康非常有利,” 他说,“这是毫无疑问的。” 但是长期发展的原动力在于技术发展,然而技术发展并不总是非常稳定而持续的。在短期内,技术可能对生产力推动不足,从而迫使劳动者工作更长时间,面对更多压力。

当工作压力可更大,虽然收入可能随之有一定改善,但是所谓的“机会成本”有所增加,比如你要一天工作11个小时,那就得放弃做别的东西,比如锻炼身体,看医生,做一顿有营养的饭菜。鲁赫姆拿这和污染作比较。从长远讲,经济增长促进污染少的新技术的发展,但那些技术源源不断地涌现,近期内经济繁荣仍然可能带来更多的污染。所以经济增长,尤其是短期内,带来的副产品不利于健康。

鲁赫姆称失业率每上升1%,人们平均抽烟、肥胖病和不锻炼身体的可能性就分别降低 0.6%、0.3% 和1.8%。 而越是还有工作的人,这一趋势体现得就越明显。

美国的经济学家一直在研究当事关自己的幸福安康,人类是否会作理性的选择。 比如说为什么在经济如此繁荣的状态下,美国肥胖病在过去25年增长率高居不下?@

《华盛顿观察》周刊,2003年第5期(总第21期),2003-2-5(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强化大学就业辅导机制 台湾教育部青辅会有共识
经建会预估92至96年台湾经济成长率4.4%
林保华:董建华施政报告 东方明珠转黯淡
香港最新失业率为百分之七点二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