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三弄 捏陶.拓印.彩绘木屐

自由时报记者陈雅雯苗栗报导‧摄影

人气 30
标签:

【大纪元4月18日讯】下雪了!台湾五月的油桐花,纷纷像雪花般似地缓缓旋转、轻落地面,就像降落人间的白色小天使!又到了油桐花季,除了感受步踏花径、花雨淋身的畅快美感,还可以怎么把玩这些白色小天使?这里有油桐花创意DIY玩法大解析,三种不同的桐花创作乐趣,让你一次就能玩个够!

创意玩法 1  桐花捏陶乐

 提到陶艺,大部分的人都想到埔里或莺歌,但其实苗栗陶业发展已有百年历史。苗栗有丰富的黏土、天然气、矿产及林木薪柴,加上客家人纯朴耐劳的实干精神,“苗栗陶”成为先民传承至今重要的文化资产。从早期日本人在苗栗公馆设厂开始,七○年代装饰陶众盛时期,窑场曾一度高达三百多家,因此素有“窑之故乡”、“陶瓮故乡”之美名。

 随着传统产业大量外移大陆,为突破经营上的困境,许多窑厂纷纷转型为“观光休闲陶业”,将原本的生活粗陶演进为地方传统陶艺文化,而窑厂则开放成为观光旅游的据点,提供为游客及爱陶者捏陶、烧陶、赏陶的休闲空间,窑场不再只是冒着浓烟工厂,而是民众休闲度假的艺术庄园。

 许多创作者为了将陶艺创作与地方文化紧密相连结,苗栗客家庄风情特色也逐渐成为陶艺创作的素材,于是雪白淡雅的油桐花的形体,开始飘落浮现陶制杯盘餐具上,从陶瓮、水缸、花瓶、餐盘、碟子、碗筷、杯组到造型项链,甚至到SPA香精油灯,都烙上了这个代表客家生活文化的美丽符号。

创意玩法 2  彩绘桐花木屐

 台湾满山遍野的油桐树的由来为何?有一说法是,六○年代日本家具市场需要大量的梧桐木,做为抽屉板材,国人一窝蜂跟进种植,却染上俗称“天狗巢”的簇叶病,于是林农改种质材相似的油桐欲蒙混过关,但终被日本人识破,油桐树便被弃置山林,但少了经济价值反而却能保命至今。

 问及当地老人家这油桐树典故,他们则说是因为客家人太老实,被投机的商人给骗了,误买油桐当梧桐种植,并非刻意隐瞒投机。但无论是非为何,终日与山林为伍的客家人,早已与油桐的关系密不可分,将之视为经济作物之一。

 由于油桐木材洁白、轻软,走起路来声音较小,孔洞细致而不易渗水,相当适合做木屐材料,早期木材取得容易因此木屐特别流行,当时穿木屐算是种奢侈的鞋子,乡下地方只有在过年时才会买木屐,而今木屐则代表了怀旧的意义。

 喀、喀、喀木屐的响声清脆且扎实,敲响了油桐木屐的过往记忆,五月造访客家山庄赏油桐花的同时,不妨亲手DIY打造一双专属于个人的创意木屐,让今年夏天的心情跟着自己脚步声喀喀作响!

创意玩法 3  桐花拓印写真

 油桐花形简单,花瓣五片。叶子呈深绿色,基部成心形或楔形至末端渐尖,有些叶子不裂或有时成三浅裂,叶脉明显,因此相当适合作为拓印画花材。

 桐花拓印制作过程简单,先在叶脉明显的叶背上涂上压克力颜料,再将之均匀使力拓印在准备好的布、纸材料上,以此重复直至拓印拼贴完成。浅色系的手帕、环保袋、T恤,都可以做为桐花拓印写真材料。

 对构图没有把握民众,可以先简略以铅笔淡淡构图。涂色时,也可利用色彩深浅浓淡,来制造花瓣与花蕊间的层次。拓印时最好覆盖上一层纸,以防止手上沾染的颜料弄脏画面。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东势萤火虫油桐花之旅
春夏交替之际  “五月雪”飘下
新竹内湾 探访木马步道上的油桐花林
旅游专家:邮轮旅行必带这12件物品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