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长“民股化”趋势使然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6月8日讯】⊙自由时报记者柏松龄╱专题报导

 最近具公营色彩的金融机构董事长“民股化”似乎形成趋势,包括兆丰金控、彰化银行、华南金控都成为讨论的焦点,就连下半年才要补派董监事的第一金控也被流弹波及,在总统大选之前,一向被列为选举人脉、金库的官股金融机构,董事长民股化备受各界注目。

 分析过去具公营色彩的民营金融机构,包括开发、彰银、华银、中国商银(兆丰金)、华票等董座皆在官股的支持下,由民股代表出任,但从3年前彰银民股争夺总经理派任权,以及开发刘泰英与新政府争夺主导权,明显出现“民股化”的现象,原本彰银官股可掌控的持股比率逾32%,民股才20%多,但今年董监改选,民股大举向外征求委托书下,连同原持股合计掌控超过4成持股,稳拿下8席董事,首度超越官股的7席。

 此外华票的股权结构中,行政院开发基金仍是最大股东。而原任董事长曾建成在最近股东会中,也成功地由官股代表身份转为民股代表,并继续担任董事长,目前华票积极寻求合作对象,未来华票可望纳入第一金。

 兆丰金控也提前召开董事会,在行政院支持下,郑深池成功由官股代表转为民股代表出任董事长。

 虽然兆丰金改选结果官股占8席,仍高于民股的7席,但若开发基金未来释股,可能牵动董事解任,官、民股将各占一半。

 从金融机构民营化的趋势来看,董事长民股化似乎也是大趋势下的一种经营方向,也因此,郑深池此次在财政部公开同意的情况下,由官股代表转任民股代表担任董事长,似乎也不应该有太多的争议。

 1家具官股色彩民营金融机构的主管就表示,董事长由民股派任,可以增加经营效率,董事长不需经常到立法院枯坐或被立委以预算要胁关说,同民股董事长进行决策,也不需凡事向“老板”财政部或行政院报告征得同意,在现今竞争激烈的金融环境,确有其必要性。

 另外,官股董事长成为政治酬庸与角力的结果,更可能随选举结果而变动人事,更影响经营稳定性。

 只是以往官股主导的民营金融机构,往往被赋予过多的政治任务,无论是选举或是人事安插、政策配合,往往需要官股派任董事长的民营机构来担任“白手套”,以致这类金融机构在董事长民股化的过程中,产生许多杂音,尤其在大选前9个月,怎么看都有“此地无银”之嫌。

 也因此,官股董事长民股化也不全然有利无弊,包括民股化的时间、人选、手法等,尤其选在选举前的时机,也难怪1家银行的主管指出,绿营也可能是由此动作来保全“金脉”,就算明年选举不成功,未来也可东山再起。

 而民股董事长的人品,是否会一手遮天,违法失职,也得由全民来监督观察。

 就算不要如此政治化,官股董事长的退出,没有了包袱,也意味未来可能没有政府的靠山,尤其选后如果政党轮替,部分逾放比高、信用评等不佳的金融机构,在过去是靠“半公营”的底子撑着,一旦保护伞撤出,就真的得硬碰硬,交出“民营化”、“有效率”的成绩单,否则难保会遭到降级或丧失过去“半公营”的经营优势。

 1家金控公司主管表示,公营金融机构民营化是既定趋势,金融机构董事长由谁担任,不管官股民股,会帮股东赚钱的就是好的董事长。

 诚如郑深池所说,如果他做得不好,包括政府在内的所有股东,都可以请他走人。

 华银主管表示,套一句老话,让专业的归专业,无论是那个党,国内金融环境如果多点金融专业,少点政治角力,才是拼经济的正途。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Fed压力测试:美大型银行都可抵御经济动荡
中国汽车供应链加快出海 分析:规避欧美制裁
全球芯片封装龙头日月光:将扩大美日墨产能
违反美出口法 中石油分公司遭罚1450万美元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