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高加索国家亚塞拜然政局变迁无碍地区均势

标签:

【大纪元8月12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郭传信安卡拉特稿)外高加索地区长期动乱,局势复杂,亚塞拜然总统阿里耶夫最近病重垂危,引发各方担心地区情势有变,但在美国与俄罗斯强权介入关切下,无论阿里耶夫生死如何,外高加索地区的现行均势应不会有任何意外变化。

现年八十岁的阿里耶夫,至今统治亚塞拜然已近三十个年头,在一九九0年前苏联瓦解之前,就是前苏联政治局亚塞拜然共和国共党头子,一九九三年当选亚塞拜然总统,一九九八年连任,这次又竞选连任,参加预定十月十五日举行的总统大选。

阿里耶夫虽然因长期铁腕统治而招致政治对手抨击,但在安定亚塞拜然局势及利用仅有的能源优势而纾解经济困境问题上,卓有贡献,也博得相当的民心,最近的民意调查及中亚观察家均预期,如果没有健康困扰,阿里耶夫再度当选总统应无问题。

但阿里耶夫的健康状况始终出现一连串问题,在一九八七年发生过心脏病,一九九九年在美国俄亥俄州的克里弗兰德医院接受开心手术,去年二月又返回同一家医院接受摄护腺手术,今年初又回到克里弗兰德医院进行疝气手术。

今年四月二十一日,阿里耶夫在亚塞拜然一次演说中,突然心口感觉不适倒地,跌断七根肋骨,紧急送到土耳其就医,住院九天后即赶回国治理国事。

七月八日,阿里耶夫突然又因心脏病发紧急送到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就医,从此即未露面。据安卡拉军医院表示,准备为阿里耶夫进行换心手术,但一直未能找到“合适的心脏”。

在近一个月未露面期间,由于土耳其医院不愿公布阿里耶夫健康状况,导致外界不断传闻阿里耶夫病情恶化,有说仅能靠维生系统维系生命,甚至传出阿里耶夫早已死亡的说法。

土耳其总统塞翟虽然曾在七月三十日前往医院探视阿里耶夫,但事后并未见官方及任何媒体公布镜头报导,官方安纳多利亚新闻社也仅是简单报导阿里耶夫感谢土耳其医院细心治疗云云,更引发外界揣测阿里耶夫病情已是“病入膏肓”,亚塞拜然反对党也纷纷要官方发布声明,说明阿里耶夫的病状。

上周三(六日)清晨,阿里耶夫突然由一列包括救护车在内的车队送往安卡拉机场,搭上一架俄罗斯政府提供的救护专机前往美国俄亥俄州的克里弗兰德医院。据土耳其媒体抱怨,全程从离开安卡拉医院到上飞机,没有任何媒体镜头见到阿里耶夫本人,也不知道阿利耶夫是如何被送上飞机。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各方对阿里耶夫的病情众说纷纭,而土耳其官方又未作任何表态或采取具体措施之际,俄罗斯政府突然决定派遣专机接引阿里耶夫前往美国就医,显示了一项事实,即美国与俄罗斯政府对阿利耶夫的健康安危表示了高度关切,而且双双积极介入。

到了美国之后,克里佛兰德医院发布书面声明表示,阿里耶夫已在该院主治心脏血管循环系统部门“舒适的休养”,此外还有一些肾脏问题,但没有泌尿障碍。亚塞拜然驻华盛顿大使馆也发表声明否认阿里耶夫病情恶化的传闻,并提到阿里耶夫将同时接受稍早受伤的肋骨治疗。

但就在离开土耳其前夕,阿里耶夫领导的执政党“新亚塞拜然党”占多数的亚塞拜然国会,突然通过任命阿里耶夫的四十一岁长子伊罕.阿里耶夫(Ilham Aliyev)为总理。据说是得到阿里耶夫的亲笔指示,但反对党认为阿里耶夫生死尚且不明,何来亲笔指示,因此群体宣布不承诺执政党官方的任何声明。

伊罕虽然为亚塞拜然媒体称为“花花公子”,但近十年来在乃父有意培植为接班人的安排下,除出任亚塞拜然最重要的石油公司领导职务外,也担任亚塞拜然国家奥运会主席,同时也是执政党新亚塞拜然党的副总裁。在获得任命总理后,伊罕向媒体表示自己熟知亚塞拜然的政治生态,未来政策也仍将维持父亲的路线。 

根据亚塞拜然去年修订的宪法,总统有权任命总理,并经国会复决同意,此外,总理在必要时得接替总统职务,行使总统权力;换言之,阿里耶夫本人或执政党为防动手术之际“意外”发生,利用修宪赋予的特权,为自己和执政党完成了世代接班部署。俄罗斯与土耳其立即通电表示支持,美国未反对,显然默认。

但伊罕获任命总理,立即招致反对党一致强烈反对,认为民主时代已不容这种父位子传的“世袭”风气再现,各反对党领袖有绝食抗议者,也有誓言每天发动群众上街示威抗议者,再加上亚塞拜然大选委员会以条件不符等理由限制若干反对派领袖参选总统,使得在十月十五日的总统大选前,亚塞拜然政治局势似乎陷入一片紊乱。

尽管如此,由于亚塞拜然境内石油储量仅次于中东及俄罗斯,是美国计划必要时取代中东石油的重要油源之一,俄罗斯也极力拉拢,因此战略经济地位重要,而总统阿里耶夫又是维系亚塞拜然政治与经济稳定的关键人物;外交上,在亚塞拜然与敌对邻国亚美尼亚之间的“纳戈诺卡巴克”种族冲突问题上,阿里耶夫也力主以温和对话解决问题,此外,对美国与俄罗斯保持平衡外交,均有良好的关系。因此安卡拉观察家认为,在美国与俄罗斯强权均不愿外高加索地区出现不可预料的情势环境下,无论阿利耶夫是否能够病愈复位或其子伊罕接掌父亲遗位,只要亚塞拜然能够继续维持阿里耶夫时代的稳定局面,美、俄两国都乐意支持,就如在亚塞拜然与里海邻国伊朗之间的海底资源纷争问题上,由于美、俄两国的介入支持,强敌伊朗始终不敢有过分的举动,地区均势因此得以维持不变。

相关新闻
关税致生产转移 沃尔沃电动车推迟对美交付
美宗教自由报告揭露中共攻击神韵
玻利维亚士兵占领中央广场 总统称面临政变
Fed压力测试:美大型银行都可抵御经济动荡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