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安:胡温教战手册之二 民气双刃剑

常安

标签:

【大纪元9月27日讯】胡温上台后,动作频频,急于展开新政。加上天公造美,社会接连出了几个乱子,由于处理得宜,也颇赢得了一些掌声。尤其处理沙斯一役,更令旧当权派颜面扫地。

“春风得意马蹄疾”,胡温以为民气可用。于是乎,七一党庆时将有重大政改方案出炉的传言不迳而走,结果却弄得灰头土脸,不仅政改不见只字,反而替江泽民颂了不少功德;如今,又说要在十六大三中全会上,推出政改宏图。但从联合国大会不见胡锦涛身影来看,似乎也不过虚张声势而已。

事实上,不管胡锦涛装的是什么药,江泽民一亮手中的枪杆子,便见满地滚“胡”芦。

孙子兵法说:欲速则不达。胡温虽早在江湖闯荡,当知江湖深浅,这简单的道理不会不明白。

错就错在“民气”二字。胡温以为有了观众的掌声,有了百姓的喝采,就以为“全面掌权”是理所当然。实大谬不然也。

非他,胡的权力并非来自于观众的加冕,也不是来自于百姓的赐与。胡温的权力来自于中共“传宗接代”之传承。谁能给他权力,谁也就能收回他的权力。

江泽民曾受邓小平“婆婆”南巡之辱,如今自己熬成了婆婆,岂有不给胡“媳妇”小鞋穿的道理。中国千年古制,到江氏之手“与时俱进”,只有更加精进更加令媳妇难做的道理。

“民气”非不可用,关键在于如何用。当年毛泽东大权旁落时,就是利用“民气”力量,将刘少奇给赶下台,并发起文化大革命,对整个中华民族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但赵紫阳就没有这个本事,以为天安门广场上的“民气”可以挽救其政治命运,结果在枪杆子前面,不仅他失去了自由也令无数学生市民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胡锦涛若思至此,大概就不会觉得老江的闷棍打得冤了。

其实,在所谓“民气”的背后,存在的是“舆论”的问题。胡温新政觉得民气可用,实是理解为“舆论”已操之在手。然而,在中国,是不存在真正的舆论的。

道理很简单,中国的传媒几乎全控制中共之手。从报纸杂志,到电视电台,到互联网甚至手机短信,中共无一不管。中共的“宣传部队”(不仅负责新闻言论制作,而且负责监督管理)之庞大复杂,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所以实际上言论都是中共需要的言论,新闻也都是中共批准的新闻。这种情境下,又哪来以公众为主角参与其中的“舆论”呢?所以,民气舆论都是一些肥皂泡。

要想战胜江泽民集团,胡温集团面临的难题便是将“民气”“舆论”由无用(或无大用)转换为有用。

假设一:如果江泽民效邓小平之颦,悍然将胡撤下。问题如下:民意的反应会去到哪里?拥胡派能发动学生市民上街吗?能发动多少人上街?上街后能形成政治力量吗?政治力量足以与江泽民集团控制的权力相抗衡吗?

答案一:胡温集团能象毛泽东一样,号召到一大批“誓死捍卫”的追随者,大事或有可能一举成功。答案二:胡温下台新人上台,百姓无关痛痒,则胡“作乱”的想法便不该有,只能做一个乖乖的“儿书记”“儿主席”。

从胡锦涛上台后诸多小动作来看,他是不甘心做乖乖的“儿书记”“儿主席”的。

或有人觉得没有这样的宫庭争权斗争。但事实是,中共执政逾半世纪,最高领导层之间的斗争几乎都是血腥的。刘少奇横尸乡郊,林彪魂断外蒙,江青狱中了却残生,赵紫阳被幽禁十多年而无自由。其中刀光剑影,早为外人所津津乐道。而这种残酷,绝不会因江胡之争而“君子化”。中共的统治本质决定了这种必然,只要中共执政,中国领袖的权力传承便必然上演这种血腥的明争暗斗。

本文系列虽是教战手册,但并不提供具体指导。所以胡温如何借鉴历史,如昔时如李世民等人废上自立等,那是胡温自己的悟性,教是教不来的。而上述的假设虽然大胆,但也并非不具可操作性。

言归正传。

即使上述假设成真,也并不值得欣赏。毕竟时代在发展,权力的合法性已变得非常重要(江泽民就是由于权力来路不正而饱受攻击,胡锦涛的权力来自于江泽民等人而饱受牵制)。胡温若想开创新局面,实现新政,权力来源的合法性也就是首要的要求。

回到民气的陈述。很简单,只要胡温“开放”民气,实现新闻自由,将舆论“扶正”,保证言论自由的大环境,并使之成为真正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成分,胡温战胜江泽民的时间也就近了。

据说日前中共中央派出一批“钦差大臣”到各省反腐,其实可以将他们的任务稍作改动,教他们做民意调查,就一些具体高官的做为进行民意测验,为民所痛恨者,那人肯定是贪官无疑。杀三数只大老虎之后,将此种方式推广开来,对遏制官场腐败必有成效。无它,因为在民众的眼前,贪官岂敢伸手?

于是乎,水到渠成,中国成为一个“舆论”的国度,一个民主的国度,中国的长治久安也就有了保障。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莱辛寓言---带弓的人
常安﹕江泽民的末日
常安﹕钦差大臣
常安:江泽民与粪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