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湾正名争议

客家统独立场 各自表述

人气: 4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9月9日讯】 〈大纪元时报记者赵晓慧、陈曦╱台北报导〉九月六、七日的“台湾正名”及“民间保护中华民国”两场游行,成为近期统独焦点。知名作家李乔说,正名活动提供客家人一个站出来的机会。客家人在历史上是一个流浪的民族,但正名后,台湾是客家人的故乡及祖国。

李乔说,此次正名运动,客家民众大约有二千人参加正名游行,苗栗乡亲就动员了二十七辆的游览车。为什么要参加正名?李乔表示,五十年来客家人始终戴着别人的帽子,现在要把这帽子拿掉,这并不是改国号或关乎国际法的程序问题,而是回复自己的名字与原有的身份。

李乔说,客家人在台湾社会,始终很模糊的存在,第一个原因是客家传统文化有很强烈对原乡的怀念,虽然原乡的怀念对人类而言是很正常的,但若是超出了一个界线,这个族群就很难落地生根;其次,在台湾的现实生活当中,客家人在政治经济上稍嫌弱势。这两种因素加起来,使得客家人的存在显得很模糊。

李乔强调,今天这个正名活动非常好,提供客家人一个站出来的机会。虽然客家人在历史上是一个流浪的民族,但正名之后便不再流浪,客家人属于台湾,台湾属于客家,台湾是客家人的故乡及祖国。

但是对金门出身的前立法委员陈清宝而言,“台湾正名后,金门、马祖等离岛的人民,他们在国际上的名字是什么呢?”他反问。“难道台湾本岛的民众都忘记金门、马祖前线的人民是拿身家性命誓死捍卫中华民国吗?四十年来海峡两岸的军事对抗会因正名落幕吗?还是中国大陆已经不再无力犯台?”身着迷彩装的他严肃的说,“台湾正名运动很伤离岛人民的心。”

立法委员陈学圣强调,他参加立法院外交委员会及多次参与国际外交会议的经验观察,中国大陆对台湾国际空间的打压动作,绝不会因为改不改名字而手软。国际社会也很难因同情我们的处境,而认同台湾独立。他认为,两岸的问题还是得坐下来谈,以挑衅方式处理可能将导致更僵化的两岸关系,唯有彼此尊重才能解决僵局。──转自台湾大纪元时报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