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泛绿未过半 不代表正名挫败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2月14日讯】〔自由时报记者王平宇╱台北报导〕绿军在立委选举中未能过半,使得正名制宪诉求受到质疑,美国戴维森学院教授任雪丽(Shelley Rigger )则认为,目前说台湾主体性的诉求已经失败,未免言之过早。

美国南加大教授林丹(Daniel Lynch )认为,由于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过去都不够重视台湾的地位,因此台湾近年来一连串的发展,应该说是在建立台湾主体性比较恰当,而这也比单纯追求台湾独立意义更为广泛;为了建立台湾的主体性,林丹认为,适度去中国化是必要的。

美国福尔摩莎基金会昨日举办“选后台美中之新局面”研讨会,任雪丽指出,国际媒体普遍认为这次选举是民进党与陈水扁的挫败,是台湾人否决了陈水扁的主权诉求,但若分析过去几次选举得票趋势,民进党这次得票率仍未减少,只是与原本预期有落差而已,“若就此认定多年来民进党推动的台湾主体地位诉求已被人民否决,则未免是太过简化的标签”。

任雪丽指出,选举结果显示,泛绿阵营在选战中采取将对手“抹红”的策略,并未奏效,因为即使部分候选人被视为有亲中色彩,但仍有一定数目的选民会投票给这些候选人。

她认为,不能过度将选举结果简化为陈水扁的正名、制宪主张遭受挫败,选举结果对相关主张的伤害程度,有赖往后更多民调的解析才能了解。

同时她也忧心未来改采“单一选区两票制”后,“赢者全拿”的制度,可能使弱势团体意见不易传达,对台湾社会未必是好事。

林丹表示,不可忽略的是台湾人民中仍有许多温和选民认为自己同时是中国人也是台湾人,民进党不能刻意忽视这些人的心声,泛绿不应该否定这个民意趋势,不能自欺欺人,否则仍将不利于2008年的总统大选。

林丹指出,由于中国仍在共产主义的统治下,导致许多台湾人对中国产生反感,但他认为,台湾应该跳脱狭隘的去中国化诉求,而是从五千年的中国文化中,找寻值得肯定与信仰的价值。

他表示,台湾有机会将中国文化提升到一个比较高的境界,台湾人可以选择不做中国人,但仍可以创造一个优美的华人文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