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教育解冻 印尼中文热方兴未艾

人气 12
标签:

【大纪元12月23日报导】中国热下的中文学习潮系列报导(八)(中央社记者余歌沧雅加达特稿)近年来印尼与中华经济圈经贸关系迅速发展,带动中文学习热,走在雅加达街头,可以看到中文补习班的招牌,这是过去数十年来所仅见。但因师资及教材短缺,如何配合这股中文热来推广中文教育,成为中文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严峻挑战。

曾被禁止三十多年的印尼中文教育,自苏哈托政府一九九八年五月下台后,随着政治改革而重新获得生机。当局于一九九九年开放报禁,在雅加达、泗水及棉兰出版的中文报刊近十家,但总销路不超过五万份。

由此可见,中文在印尼经过长期冷冻后,断层现象十分严重,占印尼人口百分之四的八百多万华人中,谙中文者已寥寥无几,而且绝大多数年龄半百以上,正在延烧的中文热,虽开始造就一批较年轻的中文报刊读者,但人数不多。

上世纪五十年代,印尼中文教育达到高峰期,由小学至高中正规华校总数近二千所。后来印尼教育部下令对华裔印尼籍及华侨学生进行分校,正规华校减少一半以上。

由于政治因素,第一任总统苏卡诺及第二任总统苏哈托政府,分别于一九五八年及一九六六年封闭亲台湾及中国的华校及社团,中文教育自此成为绝响。当局为了推行激进的同化政策,更一度把方块字视为洪水猛兽。虽然如此,仍有不少华人家庭在不顾禁令下,以学习家政为借口补习中文。

八十年代末,台湾经贸实力大增,在印尼投资及到印尼观光的的台湾厂商及游客增加,为了因应这种趋势,苏哈托政府于一九九四年局部准许开设中文补习班,并先后准许台商在雅加达及泗水开设台北国际学校,成为至今为止印尼仅有的正规华校,去年起并获准招收本地学生。

雅加达与北京于九十年代初恢复一九六七年冻结的外交关系,双方经贸往来提高,至今年为止,双方贸易额已超过一百亿美元,印尼需要大量中文人才,使社会各阶层学习中文的人数大增。

一九九九年,印尼教育部校外教育与青年司设立中文教育联合统筹处,准许中文成为国立或私立学校选修科系,并多次与中国汉语办事处等单位举办培训师资的汉语水平考试。

中华民国侨务委员会与驻印尼台北经贸代表处协调,最近三年持续在雅加达等地举行师资培训班,每次参加者不下二百人。目前在三宝垄教授中文的林哲修说,参加培训班获益良多。她表示是使用注音或汉语拼音教学。

印尼中文学习者目前多透过家庭式教学、补习班、各级学校选修课、大专院校中文系以及近年来获准开设中文、印尼文及英文并重的三语学校来攻读中文。

在雅加达,至少有十所国立与私立大学设有中文系,有的与台湾、大陆及新加坡合作,学生数百人不等。由当地华人社团及新加坡投资开设的三语学校正如雨后春笋,学生人数由五百至一千左右。许多私立中小学校也以开设中文课来吸引学生。

除台湾大专院校毕业生主办的教育中心及补习班多数采用注音及繁体字教学外,其他大部分采用大陆汉语拼音及简体字。台北侨委会编印的教材获得广泛使用;不过,采用大陆及新加坡教材者占多数。一部本地化的中文教材正在筹划中。

由于中文热方兴未艾,献身者对中文教育前途满怀信心。台湾大学农业系毕业、现年三十五岁的陈瑞汉,三年前辞去某集团高薪主管职位,在华人社区椰风新村开设称为“汉语学苑”的中文补习班,学生现已增至近五百名,其中儿童及成年人各占半数。他说,“我们采用台北师范大学及侨委会的教材,使用注音或汉语拼音,成年人多数希望学习注音及繁体字”。

雅加达留台同学会主席冯新兰除经营制造业外,前年起也投入推广中文教育工作,她所独资主办的台培教育中心在雅加达拥有五所分校,学生人数向千人迈进。台培也采用注音及繁体字,除非学生或家长另有要求。她说,开设台培的目的不是牟利,主要让下一代认识正统的中文。

相关新闻
“晕”网路语言对汉语造成负面影响
麻省理工学院课程 译成中文
张小燕直言 没想过前进中国
杨银波:一个独立中文作家笔会会员的声明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