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文章指联想与IBM合作可能双输

标签:

【大纪元12月8日报导】(中央社台北8日电)对于中国联想集团收购美国IBM个人电脑业务,双方组建成为世界第三大个人电脑商,中国官方媒体新华网今天发表文章表示,不排除最终出现双输的可能性。

文章指出,虽然联想是中国个人电脑的第一品牌,但在国际市场上仍缺乏有力影响,迫切需要新的突破,以实现国际化的发展战略,这次收购将为联想走向世界提供一个极好机会。

但文章表示,联想在多大程度上能借助IBM的资源更快走向国际市场,“需要打上一个不小的问号”,何况联想还需要向IBM支付数以亿计的钜额美元。

再者,如果IBM最终放弃了个人电脑的部门,从理论上说不可能再在这一领域投入巨大的研发费用和市场开拓资源。在这样的情况下,联想借助的IBM国际化通道还能有多大的发展余地?

此外,文章说,目前已经建立起来的对IBM忠诚的用户,是否会改换支持对象,也是需要考虑的。在知道一个品牌将不再是由自己熟悉的生产者开发、设计和制造的时候,改选戴尔等品牌对很多西方消费者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

而对于戴尔和惠普这样的对手而言,文章认为,现在不失是一次大挖墙角的好机会。少了IBM强大的科研实力和品牌做后盾,收购后的联想能增加多大的实力,还需要市场检验。

文章指出,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作为一家拥有中国本土化优势的电脑公司,联想在中国市场上熟门熟路。但兼并了IBM这样一个规则和文化理念完全不同的部门,彼此能否迅速融合,成为新公司运行状况是否良好的关键。

文章表示,“在市场渠道不同,用户文化不同的情况下,联想能否借力加速自己一直渴望的进入国际主流市场的梦想?被兼并后的IBM业务是否会因为水土不服,使联想不得不面对自己做成的一锅夹生饭的尴尬?这些都是联想不能回避的问题。实际上,此前业界已经有此担心”。

中国大陆业内人士也指出,降低成本是当前个人电脑生存最重要的,大的跨国公司为降低成本,往往是收购开发中国家的公司,而联想反其道而行,增加成本是必然的。

因此,文章分析,如果联想这次收购真的出现消化不良和成本超过收益的结果,恐怕双输而不是双赢的局面也不是没有可能。

相关新闻
徐庆元挺绿  郑永金:一定挺国民党
现在才送教师节礼物 凤山市公所澄清与选举无关
张小燕离开华视  没有舞台也无奈
近视的中医观
近视的中医观 人气 17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