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圆仓3变2 高雄港弊案疑云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月14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黄明赏、邱俊福、刘力仁╱连线报导〕高雄港四十五号码头水泥圆仓工程传弊端,由台宇水泥公司以BOT方式建造的三座水泥圆仓,完工后却变成二座,总储量由二万二千五百吨变为三万吨,与原始设计出入甚大,台湾交通部发觉有异介入了解,检调单位怀疑涉及官商勾结,正深入调查中。

  针对高雄港BOT弊案疑云,交通部航政司长林志明表示,双方当初都订有契约,现在发生契约执行方面争议,只要调阅契约内容查证,许多细节应可厘清,交通部将会积极配合检调单位的调查行动。

  高雄港四十四、四十五号码头为进口水泥专用圆仓储存区,根据高港局内部资料显示,民国八十八年间,由曾与女艺人萧蔷传出绯闻的知名商人林金龙担任董事长的台宇水泥公司,向高雄港务局提出投资规划书,以BOT案,在四十五号码头建造三座水泥圆仓,总储量为二万二千五百吨,案经当时业务组郑姓组长签核后,经高港局审核通过,总价二亿余元的工程开始兴建。

  去年底,台宇水泥圆仓兴建完工,当初三座总储量二万余吨的设计,完工后却变成二座总储量三万吨,与原始设计有出入,交通部发现有异,介入了解,调查单位也积极搜证。

  台宇水泥公司董事长林金龙昨晚强调,原先规划设计三座水泥圆仓容量两万余吨,后来变成两座容量三万吨,让投资总价两亿元,增加至三亿元,完工后不仅免租年限未增加,资产也变成港务局所有,根本没有占到任何便宜。

  林金龙表示,当初向政府征询同意后,原先于十六号码头兴建水泥圆仓,当盖好一半时,却因民众抗争,改于四十五号码头兴建,让他蒙受损失;而兴建水泥圆仓时,原先规划三座,总储量为两万余吨,总价两亿多元,免租年限为十五年左右,兴建完成时虽为两座,总储量为三万吨,但也让总价变成三亿元。

  林金龙表示,水泥圆仓完工后,他多花了相当多的钱,没有要求港务局增加优惠,免租年限不变,且码头的土地租金还是每期缴付,此外,当免租年限到期后,还需承租地上物的水泥圆仓,以及码头的土地,所以根本不可能有违法、违规与图利。

  今年一月初才接任的港务局业务组长葛益民表示,近日台宇水泥已正式向高港局表示不再兴建第三座,确定毁约,高港局已准备没收该公司一百五十万元保证金。

  检调单位表示,原先规划三座水泥圆仓储量二万余吨,完工后储量却成为三万吨,厂商可少缴租费却能增加收益,获利超过被没收的一百五十万元,而近来港务局努力解套,试图让台宇二座圆仓“就地合法”通过验收,不禁让人怀疑其中是否有弊端。

  经过数月搜证,调查单位表示不排除近日开始约谈相关人员,以厘清有无贪渎情事。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