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傅国涌:上海有个沙叶新

傅国涌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2月2日讯】

与许多人对上海的膜拜、神往和赞美相反,我对上海向来有个偏见,总觉得这是个市侩气十足、对权势趋之若骛、对蝇头小利斤斤计较的城市,这是一方繁衍自私自利之徒的沃土,长期生活在那种环境中很少有人能不被污染乃至同化的。特别是,自从半个多世纪前那种兼容的、多元的文化氛围消失之后,这块土地上几乎就没有产生过几个稍微象样的知识分子。像王元化这样曾经令人仰望的学者——不是早就披上“文化名流”的华衮从“新启蒙”退回到“提倡国故”中去了吗?至于那些早已入幕或日夜梦想着入幕、或者如“文化口红”式的才子,那就更不必说了。就在感叹上海文化界、知识界的沉沦时,一个人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他就是沙叶新,我没有读过这位剧作家的剧本,他之所以进入我的视野,首先是他在南京东南大学百年校庆上那次放言无忌的演讲,其次是他近年来接连发表的《“表态”文化》、《“检讨”文化》和《“宣传”文化》等系列文章,他说还要接着写《“崇拜”文化》、《“告密”文化》和《“批斗”文化》。作为20世纪后半叶以来数不胜数的荒唐岁月的见证人,沙叶新先生以“文化”的视角对现代版专制文化的清理真的是功德无量,造福后人。我尤其喜欢他那篇在网上盛传的《“宣传”文化》,犀利清楚,痛快淋漓,入木三分。

从我非文学的眼光来看,他这几篇小文的价值恐怕远远超过了他所有的剧作,尽管在文学迷们看来可能完全不是这样,但后世的人们记得的或许恰恰不是他的剧作,即使他不是一个有成就的剧作家,他也将以一个骨鲠之士的形象,载入中国知识分子史。当然,在一个叶公好龙的民族而言,仅有这些文字算不上什么,毕竟说与做几乎永远是两码事。以中国人口之众,人权之类可能稀缺,写文章的高手却绝对不缺,一面写漂亮文字,一面奴颜卑膝、人格低下的文人雅士更是多如牛毛。沙叶新先生之所以令我们刮目相看,在于他对自己笔下的这些文章的担当,是他表现出的傲然独立的人格。听说《“宣传”文化》发表后,有关宣传部门找他谈话,警告他就此打住,以后不要再写了。但他轻描淡写地表示,“该说的该写的还是会照说照写。”我期待着他的《“崇拜”文化》、《“告密”文化》等等早日问世。

上海有个沙叶新,是这座物质化城市的大幸。有人把他誉为“上海的吴祖光”不是偶然的。年过花甲的沙叶新先生不仅为上海这个灯红酒绿的城市挽回了一点面子,也为整个缺乏气骨的上海文化界、知识界挽回了一点荣誉。一句话,正是他的存在使我们看到了上海久违的精神气骨。

大纪元首发 转载请注明大纪元。(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专栏】傅国涌﹕“人民”怎样“监督”政府?
【专栏】傅国涌:“贪官缘何问鬼神”?
傅国涌﹕记住普通公民刘进城吧
【专栏】傅国涌﹕值得为“北京现象”叫好吗?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