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王交趾陶完璧归赵

交趾陶

人气 47
标签:

【大纪元3月1日讯】自由时报记者刘婉君学甲报导
 台南县三级古迹学甲慈济宫庆祝三十六件、失窃二十四年的叶王交趾陶完璧归赵,昨天首度开放叶王交趾陶文物馆,并举办叶王交趾陶暨慈济宫建筑装饰艺术研讨会,邀请台湾专家学者发表十一篇与交趾陶有关的论文。

 学甲慈济宫有五十六件叶王交趾陶作品,于1980年十二月二日连续两夜遭窃,虽重金悬赏,却亳无所获,去年五月间,震旦文教基金会无意间购得,并根据庙内保存的照片证实,确为慈济宫所有,已于今年二月初无偿归还,在文化宗教界传为美谈,双方昨天举办捐赠仪式,由震旦艺术博物馆馆长张临生代表,将失窃的叶王交趾陶交到慈济宫董事长吴玉柱手上。

 为了让好不容易找回的叶王交趾陶得以妥善保存,慈济宫去年底着手整建叶王交趾烧文化馆,规划可保持恒温、恒湿的展示空间,将同系列的叶王交趾陶作品作系统展出,流畅的动线、展示空间专用的灯光,让民众更方便贴近欣赏到大师栩栩如生的作品,延长珍贵文物的寿命,昨天一开放,就吸引许多民众及专研叶王交趾陶的专家学者前往参观。

 庆祝叶王交趾陶赠还学甲济宫,庙方与震旦文教基金会同时也举办叶王交趾陶暨慈济宫建筑装饰艺术研讨会,文化大学史学系教授陈清香、台北艺术大学传统艺术研究所教授江韶莹、文化大学建筑与都市计划研究所教授李干朗等人,针对叶王交趾陶在台湾美术史的地位等主题,发表十一篇与台湾交趾陶有关的论文。

 陈清香表示,交趾陶在台湾艺术史上并无系统的研究,叶王交趾陶的独特手艺与林朝英、林觉并称台湾三大奇艺的国宝级艺术品,古物回归,还原历史原貌,提升寺庙文化的学术水准,也增加了叶王艺品的存世量,加重叶王交趾陶在台湾美术史的地位。陈清香指出,台湾交趾陶的艺术特色表现了寺庙或大宅第的建筑装饰艺,传承陶瓷技术的光华,彰显人物造像的精巧手艺,展示传统戏刻的舞台张力,宣扬忠孝节义或文人佚事的故事情节。

 陈清香并以回归的叶王交趾陶为例,说明叶王交趾陶的特色,就制作技法而言,叶王使用捏塑手法,其人物面孔衣纹尚用刮平的线刻手法,十分细致,叶王的人物造形,最独特之处在于人物各具个性,其主角人物都塑得端庄整齐,而配角人物则多半得以任意想像,发挥了无限的创作空间。就技术而言,叶王所塑的泥像人物形体不大,胎质薄而重量轻,釉色上发展鲜艳的胭脂红,十分亮丽,加上翡翠绿和棕色,对比强烈,叶王的手法奠定台湾交趾陶人物塑像的基本造型与特色。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什么是鸟击? 飞行员应该如何处理?
飞机乘客登机时 空服员有哪些事要做?
为什么很多航空公司禁止飞行员留胡须?
旅游专家:邮轮旅行必带这12件物品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