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咖喱飘香沙丽靓

标签:

【大纪元4月28日讯】(BBC中文网记者苏平)不久前,《星期日泰晤士报》出版了本年度英国富豪的排行榜,各国媒体纷纷予以报道。其实,该排行榜的编者同时还制作了一份英国亚裔(南亚)富豪排行榜。

排行榜收录了名列前茅的300名亚裔巨富,其财富总计高达143亿英镑,和上一年相比,增加60亿英镑。 其中,名列榜首的是钢铁大亨米特尔,资产高达35亿英镑,最近还以七千万英镑的天价,购入伦敦一所豪宅,创下世界纪录。

榜上有名的亚裔富商大都是来自次大陆的第一代或者第二代移民。淘金成功,财富固然让人欣羡、毅力令人钦佩,对梦想的执著也能给人带来一些启迪。

但感叹之余,仍然难以忘记那些同是移民、同样有着家人和梦想,却不幸在莫克姆湾拾贝丧生的中国人。

在移民和避难事务一直是政治焦点问题的今天,重新看一看上代移民在经济、文化等方面为社会做出的贡献。返回辩论桌之时,或许也就能从一个新的角度看问题。

“执著和勤劳”

和许多中国人一样,很多南亚移民刚来英国的时候,也是一贫如洗,甚至不会讲英文。300位富豪之中,30人是在1970年代逃离乌干达阿明独裁统治和肯尼亚政府压制迫害的南亚裔难民。

出版今年亚裔富商排行榜的”日出电台”总裁利特,故事很有代表性。利特在排行榜上名列第28,个人财富为6500万英镑。

1960年代利特移民英国时,用他本人的话说,”除了梦想和决心之外,一无所有,”连英文都不会讲。经过20年的辛勤劳作、省吃俭用,1980年代利特买下了当时无照经营、专为在伦敦的南亚移民服务的”海盗电台”日出电台。

又是20年的兢兢业业,今天,日出电台已经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亚洲语系商业电台。

利特认为,亚裔移民的成功秘诀,归根结蒂就是”执著和勤劳”,不管是种族歧视、恐怖威胁还是政治动荡,都无法使他们在通往自己梦想的道路上停步不前。

除了传统的餐饮业和百货店之外,南亚移民的商业活动已经扩展到房产、信息、通讯、制药、时装、零售等行业,在传统上一向都是白人男性控制的金融城内也一显身手。

新一代的富豪,不仅跨越了第一代移民的传统行当,致富的年龄也越来越轻。榜上有名的300人之中,53人年龄在40岁以下,控制的资产总计17亿英镑。

其中年龄最小是年仅26岁的科利,他和兄弟一道拥有英国中部著名的高档餐馆连锁集团Shimla Pink,资产总计1500万英镑。Cool!

《孟买之梦》

据统计,目前大约有150万南亚人住在英国。除了在商业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和给英国人的餐桌增加了香味浓郁的咖喱之外,南亚社区在宗教、政治、文化、体育等其他各方面也给英国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说南亚人给英国社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色彩,并不为过。南亚风情为服饰、家居设计师提供灵感;南亚喜剧演员在荧屏上搞笑;音乐剧《孟买之梦》在伦敦经演不衰;宝莱坞闯入英国影院;Curry House和中餐外卖店一样三步一岗。

又有谁能忘记,上星期,93岁高龄、白髯飘飘的锡克老人,以打太极拳一般的绅士风度、6小时7分的成绩跑完了伦敦马拉松。不久,他还将加入贝克汉姆、Jonny Wilkinson的行列,成为阿迪达斯的广告明星。

他的愿望?把通过马拉松和广告赚来的钱捐给照料早产婴儿的慈善组织,同时,通过自己的明星地位,增进英国社会对锡克人的了解。

门前雪与瓦上霜

更重要的是,在议会的上、下院中也都有亚裔自己的代表。亚裔移民集中的莱斯特、索斯豪尔、布莱德福等选区,纷纷选出了亚裔的国会议员。

以采访前戴安娜王妃和流行歌王迈克尔· 杰克逊著称的英国著名记者巴希尔说,出版亚裔富豪排行榜是一个”用成功的故事鼓励仍然不那么成功的其他亚裔社团的好机会”。

紧随南亚移民之后,华人在英国是第三大少数民族。

发家致富确实是光荣,在英国的华人同样也在商业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出了成功的企业家。但我仍然常常感觉,华人社团如同沉默的一族。

自扫门前雪,固然也是一个独善其身的境界,但我觉得,只有也管他人瓦上霜,整个社区才能团结起来,力量会更大;真正打入主流社会,说话的声音才会越来越响亮。

(2004年4月27日)(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欧游随笔(三)—— 铁塔风景线
欧游随笔(四)—— 塞纳河岸风光好
随笔:信用卡的方便和烦恼
BBC随笔:偶像、女人、婚外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