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鹤草 :我不看好“海水淡化”产业

仙鹤草

标签:

【大纪元5月12日讯】面对水危机,现在中国人开始津津乐道“海水淡化”了,更有生花妙笔说什么“21世纪朝阳产业”啦,什么“海水淡化再造中国”啦,看完之后真是让人大长“民族志气”, 俨然中国已经不存在什么水危机的问题,中国人依靠产业化和科技可以无往而不胜,水——根本难不倒中国人!

“如果海水淡化成本和消费水价持平,那麽中国的海水淡化产业将被迅速启动。投入这个产业的资金将像今天投向钢铁产业一样不可遏止。随即,技术升级,造价降低,以国家工程或全体中国人捐款的形式建造超大型海水淡化设施,彻底解决中国生态问题的时机可望到来。如:在天津建超大型海水淡化设施,所产淡水不仅可将白洋淀补成超级大湖,还可引入内蒙古,填充居延海,引入新疆,复活罗布泊;在大连建超大型海水淡化设施,将淡水引入大辽河,可彻底解决东北用水问题……”

“中国西部的千里戈壁,有水即为良田。如果整个西部因淡化海水而致生态彻底改变,那麽中国的发展潜力不可估量。治沙英雄远山正瑛曾说:如果沙漠被治理,那麽中国的土地除了养活现有的人民,还能再养活10亿人!如他所言:如果水的制约解除了,这确是完全可能的!”(《中国:世界上最贫穷的挥霍者》)

我不禁要惊叹中国人的浪漫豪情了。

中文网上,关于“海水淡化”的言论多如牛毛,大多眉飞色舞,赞不绝口。我在网上找了半天,竟无一篇质疑的文章。然而,我并不看好“海水淡化”产业。

“海水淡化”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中国人准备放弃喝天然水而开始进入喝“工业水”的时代吗?我已经厌倦了“产业化”的赞歌:教育陷入困境了,产业化!医疗卫生撑不下去了,产业化!……产业化真是解决中国问题的灵丹妙药?真的能靠“海水淡化”再造出一个中国来?下面就按照上面同一篇文章提供的资料简单地计算一下:

按目前的技术水平,“全球最大的一家海水淡化工厂每天能生产5千万吨淡水,足够保障30万人使用。”“在中国,建设一个日产万吨淡水的海水淡化工厂投资约人民币1.7亿元”,以北京为例,那麽建一个能生产5000万吨淡水的海水淡化工厂总投资就是5000×1.7=8500亿元。北京市常住人口加上流动人口按1500万计算,那麽需要建设这样的海水淡化工厂50个,总投资为50×8500=42.5万亿。2003年,北京市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611.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592.5亿元,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57.1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417.8亿元(北京市统计局的资料)。假设,北京市将基础设施投资全部用于建海水淡化工厂,那麽,按目前的经济实力推算,需要20年才能完成一个海水淡化工厂的投资,全部完成50个海水淡化工厂的投资需要1000年!

还有,要建这么多的海水淡化工厂进行海水淡化,维持工厂正常生产运转的能量又从哪里来?能源告急也不是自今天开始,人类的现代文明——靠科技和产业建立起来的文明——至今所依赖的也不过是石油、煤等不可再生的能源,人类可以拿出多少能源给中国进行这种“气势磅礴”的海水淡化工程呢?

唉,看来想喝工业水也不是那麽容易的。

不知现代文明的方向下一步是什么,是“空气净化”——××世纪的朝阳产业吗?我突然想起一个问题,现代文明到底是什么?它是不是靠经济和科技编织的神话?现在的人类不就是活在这个神话中吗?如果创造新的文明却要以牺牲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如空气、水等)为代价,是不是有点舍本求末?

空气是人类一刻也不能离开的,水却是一天不能没有的,过去人类不需要花一分?

2004年5月12日
@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韦拓:从下滑到坍塌 国足告别世界杯之路
林一山:被历史选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林一山:港人何以为信念从没退后?
【名家专栏】你的口罩为什么是中国制造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