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行楷模特写﹙十一﹚

无“嫁”之宝 高美花独立侍奉公婆

人气 4
标签:

【大纪元6月23日讯】(自由时报记者徐白樱专访)布农族女子高美花卅三岁就守寡,十年来独力扶养五名子女与年长公婆,七十六岁的婆婆心疼高美花辛苦持家,且担心她年老没依靠,十年来不断规劝高美花改嫁,还会亲自为媳妇介绍男朋友,高美花心思却放在小孩与公婆身上,只希望婆婆身体健康,小孩有所成就。

三民乡与桃源乡都是高雄县非常偏远的原住民部落,高美花十九岁从桃源嫁到三民,民国八十三年,正值壮年的先生却突然撒手人寰,遗留五名年幼子女与一笔房屋贷款,所幸高美花接任先生的警察局工友职缺,虽收入不丰,却可以勉强养家活口。

公公前些年过世,婆婆麻里不会讲国语,但是听到记者要来家中访问,婆媳两人早早在家等候,高美花细心地为婆婆梳理头发、打理门面,谈到两人争执多时的改嫁问题,麻里脸上流露出不舍,高美花却是泪眼朦胧,两人亲密的互动早已超出一纸结婚证书所建立的关系。

山上讨生活不容易,不过高美花在民族分驻所的工作也不轻松,为了送公文,高美花每周一、三、五都得转三班车前往六龟警分局。

高美花说,她通常搭早上七时卅分的早班车出门,依序经过三民、甲仙、杉林、旗山、美浓、六龟等乡镇,回到三民乡已是下午五时了。

虽然工作不轻松,高美花却丝毫不敢松懈下来,为忘却丧偶悲痛与鼓励子女向学,自己白天在派出所当工友,每天晚上还得下山到六十公里外的旗美商工补校餐饮科进修,今年六月十日,高美花领取全国孝行奖,也恰巧在同一天毕业。

明年长女即将从技术学院毕业,高美花说,她已经和女儿商量好了,等女儿可工作分担家计,她还要继续去念书,虽然婆婆一直叨念着希望她再结婚,不过她说,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婆婆身体健康,小孩毕业后能够找到好工作。

透过村干事翻译,婆婆麻里娓娓述说对媳妇的心疼与感激,麻里说,自己两个女儿很早就嫁到外地,这个媳妇比亲生女儿还亲,每次出门都会买她喜欢吃的葡萄与莲雾,不过田里的工作很辛苦,还是要有一个人来分担农务,不希望自己百年以后留下媳妇一个人孤独无依,说着说着,老婆婆又担心起高美花老后无伴,希望美花再婚的心事油然浮上心头!

吴静宜 分担母忧 一肩挑起家务

记者陈逸民专访

真诚侍奉、孝顺阿公阿嬷、父母亲,荣获全国孝行奖,以熟练家事操持、成熟待人风格、贤顺认真孝行等传遍乡里,而她却仅是一位今年才国中三年级的小女生︱吴静宜。

得奖后,十五岁的吴静宜谦虚的说,孝敬长辈,本来就是为人子孙的本分,她觉得自己有爹娘、阿公阿嬷、一对弟弟等亲人日夜相伴,日子虽苦、但却不难过,相信还有别人的孝行,更值得肯定。

吴静宜的母亲杨氏,系泰籍人士,早年饱受中南半岛共产党为乱的流离颠沛岁月,嫁来台湾后,原本以为就此远离逃难的苦日子,但在台湾乡下传统大家庭的影响,杨氏在家族中地位甚低,形成自我封闭、防卫性极强,不与外人搭理,在纺织厂做散工,是挣钱养家的主力。

静宜家中因其伯父经商失败、家道中落;父亲又在工作中受伤,不良于行,只得打零工度日。

静宜自幼就相当懂事,懂得保护妈妈,一肩挑起妈妈在家族中所担任“媳妇”的工作角色。也学会帮爸爸按摩脚伤患处,纾解伤疼苦楚。

每天一早,静宜就得从庭院打扫、准备餐点、唤醒弟弟、整理家务开始做起,拖磨劳动后、再到学校上课,课后还得监督两个弟弟做功课、洗澡,一大堆家中脏衣服还等着她,杯盘狼藉的厨房餐具也等她整理;一天下来,自己时间所剩无几。

但静宜在校从不缺课、也不叫苦,还担任班级干部,乐于服务同学。

静宜乐观、积极、成熟、缜密的心思、文笔,每天在日记中写下自己的成长心得,抒发生活情感;多年下来,笔触娴熟、文胆精进,更是各类作文比赛中常胜军。发表文章后,也才为学校师长们得知,校园出了一位小孝女。

上了年纪的阿公、阿嬷说,静宜细腻心思,无人能比,在餐饭中,都会帮老的、小的挑鱼刺、去油腻、添饭、洗餐具,真是让人打心底疼爱,实在没话说。

静宜知道家道中落的苦楚,所以她不能发脾气、不能有怨叹、不能靠别人、不能推责任,未来,她深信多读书,就一定能和阿扁总统一样,出人头地,帮妈妈照顾阿公、阿嬷,帮妈妈取得国民身份。

刘明霖 大声示爱 伴母走出寂静

记者黄明堂专访

今年十四岁的孝行奖得主刘明霖在师长眼里是个好学的天才,跟他相依为命、患有重度听障的母亲则视他为“助听器”,他一路陪伴母亲走在逆境,对自己的人生仍充满乐观期待。

就读台东县丰田国中二年三班的刘明霖原本是城市的孩子,父亲经商,一家原本过得还算富裕,但父亲生意失败,父母感情生变终至离异,一年多前他跟着母亲来到乡下,投靠台东的舅舅,母子生活陷入极度困顿当中。

刘母天生不幸,小时候因发烧过度而致重听,其两个姐妹也都有相同病状,重听让她与外界多了一层阻隔,生活相当不便,也造成就业困难。

母子生活除只能依靠父亲每月给付的一万元赡养费,还有政府的中低收入津贴,日子过得十分简朴,与刘明霖帅气、乐观的性格形成对比。

才十四岁,他就肩负起家庭支柱的重任,而且从不自怨自艾,他绝不让与外界声音隔绝的母亲再感受孤独寂寞,课余,陪着母亲“大声”聊天,陪母亲看电视,还要大声“讲”电视内容给她听,家里有访客有来电,他都充当沟通介面,大声转述。

母子间经常性的大声对话,在邻近山脚的宁静社区里显得相当突兀,不知情的人,可能会误以为是儿子忤逆老母,哪知这句句是孝子之语。

刘明霖活像母亲的助听器,即使出门买菜、搭车,一定是如影随形,母亲只习惯他的音量、音调及唇形,只有儿子能让她听的清楚,外人,即使讲再大声,还是听不到。

他也是母亲的好帮手,煮菜、洗衣服、拖地板样样做,对于这么棒的儿子,刘母相当心疼,得知他获得全国孝行奖,感动得痛哭流涕。

不过,刘母虽然信赖儿子,却也家教甚严,有一次,明霖在学校说了脏话,她从老师口中得知此事后加以询问,明霖撒了个谎说绝无此事,结果遭到母亲痛打一顿。

侍母至孝,他也见不得别人有丝毫忤逆之行,校长陈顺发说,明霖很有正义感,在左邻右舍或公开场合看到有人对父母不敬,他绝不坐视,当场就会纠正,比大人还有勇气。

从都市来的孩子转学进入乡下国中,智商奇高的刘明霖在同学之间毫无骄傲气息,跟同学们打成一片,而且还是公认的“小老师”,他的数学理解能力一流,理化程度也很高,英语更是琅琅上口,这些都是从小认真读书打下的基础,也不靠补习,在班上都保持名列前茅,但他乐于将所学与同学分享,人缘相当好。

唐兆频 抚慰全家 还能兼顾学业

记者廖雪茹专访

自幼父母离异的唐兆频,因父亲忙于家计,年仅十四岁的她,一肩扛起家务,还得照顾中风的奶奶和年幼的弟弟;虽然如此,她仍认真求学,并积极参与班务,让师长和同学都对她称赞有加。

家住新竹县宝山乡双溪村的唐兆频,外表看起来和一般国中生没两样,但从小就没有妈妈、并“身兼数职”的她,谈吐之间,却明显成熟、懂事许多。

兆频和奶奶、父亲、姐姐和弟弟住在一起,一家人生活全靠父亲承担。

不过,奶奶因年事已大,且在多年前中风,双手无力、不良于行;父亲立即辞掉工作回家照顾,但平日还是得兼做零工。

有时,父亲心情不好藉酒浇愁,兆频就充当父亲的“垃圾桶”。

较兆频年长两岁的姐姐,因从小罹患癫痫,只要家中气氛稍有异样或太累,就会发病,国中毕业后就未再升学;姐姐因病时常情绪低落,做妹妹的就给她安慰、鼓励,因此姐妹俩感情非常好。

兆频为分摊父亲的辛劳,在校期间经常请假外出处理家务,每天下课后,她还得赶回家准备晚餐、做家事,服侍奶奶走动、洗澡,还得看顾同父异母的弟弟。

虽然,兆频必须在家庭和学校之间奔走,但她仍旧保持乐观态度,从不怨天尤人。

兆频除了读书认真外,只要班上有任何活动,例如布置教室、参与表演等,她都尽心尽力帮忙,也加入女童军、纠察队等服务工作,深得老师的信任。

此外,由于她经常主动关心同学,大家都喜欢和她在一起。

高龄八十的老奶奶说,兆频非常贴心,即使遇到挫折或委屈,她都自己吞进肚里,不会吭一声,不希望让家人操心;多年来也多亏了兆频,否则家里不知会变什么样子。

兆频则说,她所做的其实不算什么,只是报答父亲和奶奶的养育之恩罢了!她也很感谢老师和同学,对她都很好。

因父亲没有稳定的收入,兆频拟将孝行奖获得的三万元奖励,送给姐姐继续升学;但她又想到私立高中的学费昂贵,往后不知如何支付,而已七岁的弟弟也还没有念小学,心里很矛盾,不知如何是好。

和同年纪的少女比起来,兆频所背负的担子实在太沉重了;不过,兆频认为,没有什么事情克服不了,她会想办法解决,只祈祷家人永远都健康、快乐,那她就心满意足了。

相关新闻
孝行奖颁奖 46孝皆楷模
孝行楷模特写(一)
孝行楷模特写(二)
孝行楷模特写--十步芳草(一)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