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方闪耀的光 马祖东涌灯塔百年风情

标签:

【大纪元7月16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陈雅雯/马祖报导‧摄影
 像地中海般釉蓝的天空,延伸向远方与大海重合。白色的英格兰灯塔,让孤悬山巅的的寂寞小岛,闪耀着希腊式的净白阳光。这里不是爱琴海,而是马祖北端东引岛的东涌灯塔。

 寂寞的美丽小岛,海角的新乐园,被遗忘的战地故事……,在静默矗立一百年后,抛去神秘色彩,迎接访客的到来。

照这样走走看

第一天 DAY 1

基隆搭台马轮→东引→东涌灯塔 →一线天→安东坑道→北海坑道→搭船北竿

第二天 DAY2

北竿→芹壁聚落→土反里沙滩→南竿→北海坑道→津沙聚落→搭机返家

东引

 东引,这名字,大概只有在马祖当兵的人才听过吧!要不是东涌灯塔举办百岁庆生会,还很难发现台湾也有座如此梦幻的小岛。东引岛,位于马祖的最北方,长久以来,因特殊战地身份,它始终笼罩着神秘色彩,也常被世人遗忘。

百年东涌灯塔

 东引岛上住着少数居民及驻守的阿兵哥,没有战火的烟硝味,反是军民一家的融洽气氛,让人多了些优闲及安全感。搭上卡蹓公车,小巴士缓缓爬上峭壁山巅,白色的东涌灯塔,就伫立在岛上的最北边,白色的瓦岩,魔幻的蓝天,海天一色,美丽至极。

 东涌灯塔的由来,主要是因东引岛位居闽江口北侧外海的重要航道位置,自十九世纪末叶,福建沿岸通商船只频繁,为避免船只于雾季误触险礁,清廷于光绪三十年聘洋人建成。

 除了灯塔主建筑外,办公室、储藏室、宿舍、厨房一应俱全,甚至还有猪舍跟鸡舍呢!现在这些地方大部分都已开放做为观光及展示文献资料,一栋栋白色建筑,在艳阳下格外纯净美丽,房子身后就是一望无际的碧海蓝天。

绝壁一线天

 东引岛连地质结构,都有战地该有的坚毅条件──有棱有角的花岗岩壁随处可见,但最壮阔的非“一线天”莫属。

 一线天为一处海蚀地形,两岩壁垂直相邻,上通天际,下临深海,最近的距离仅有三十公分,使得海面射进来的光线只剩一条线光。潮水从底下岩缝中涌进拍打绝壁两侧,气势声响如万马奔腾,令人屏息!

 别看这绝壁难登,厉害的国军早就在岩壁凿军事坑洞,绝壁两端也串起石板连接。由于坑道尚未开放观光,从远处观望特别神秘。

安东坑道赏鸥

 东引岛上芳草翠绿,风光旖旎,但身为军事前线,它的秘密全都在肚子里,岛上的每座山几乎都有战备坑道,而目前国军已开放两处坑道观光,即安东坑道跟北海坑道。

 走安东坑道可以练脚力,因为三十度陡坡直下四百多个阶梯,来回一趟真的要有些体力。坑洞内地道四通八达,连接不同悬崖平台。从平台往外望,岛礁上的黑尾燕鸥盘旋遨游天际,昔日的军事要塞,顿时成为今日赏鸥绝佳场地。

 另一处北海坑道,位于东引岛南端燕秀澳西侧天然澳口,坑道于六O年代靠国军一凿一斧挖凿而出,坑道全长一四八公尺,高达四层楼,岩壁坚硬的花岗岩,当初阿兵哥们真辛苦,一斧一血泪!

南竿

从北竿搭接驳小白船,约二十分钟就到了南竿,民众对南竿可能比较熟悉,至少听过八八坑道窖藏高粱。马祖的坑道之多,让人惊讶国军挖凿这些花岗岩洞时花了多少心力。

北海坑道漫游

 南竿的北海坑道,耗费三年才开凿完成,国军原订停放小艇与战备物资,但因潮差过大,未能发挥功能,开放后在坑洞水道旁筑起步道,成了欣赏花岗岩神奇世界最神秘浪漫的散步路线。

 八百公尺长的井字形坑道,走一回约二十分,退潮时水道深四米,涨潮则高八米,连步道都淹没,因此进入参观需配合退潮时间,在坑道内回音扩散,延伸坑外的海潮声,轰隆隆特别响亮。

津沙渔村情事

 北竿有芹壁,南竿有津沙。津沙村旧时为热闹渔港,人口外移后,只剩坚毅的石屋,空荡荡的伫立在港边及山壁上,县府及津沙社区发展协会规划下,着手修复的民宅已完工,近期内也将委外经营餐厅及民宿,提供游客完整的游憩驻点。

 而目前村内的津沙文史馆已具雏形,一张张老照片都诉说着津沙过往的繁华与兴衰,为欢迎游客深入认识津沙的历史,协会理事长李开炳打趣的说:“什么时候来都欢迎,我们的门永远不会关!”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马祖燕鸥季六月下旬登场
最北三级古迹--东引岛灯塔 7月1日庆百年
台邮局七月一日发行马祖国家风景邮票
中国停滞遣返偷渡客 塞爆台处理中心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