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未来百年八成冬季不寒冷

人气 3

【大纪元8月20日讯】(大纪元记者李思婷香港报导)本月18日屯门、将军澳及赤鱲角等地更录得摄氏34度高温,天文台发出酷热天气警告,这几天空气持续闷热。香港天文台表示,香港的年平均气温会在21世纪内继续上升,到世纪末的10年,会上升至26.5度,届时的夏天录得超过33度酷热高温的日子,也会由现时的11日增加到24日;而冬季有8成机会再没有寒冷日子出现。

天文台19日指出,与1961至1990期间的30年平均气温23度比较,本港目前的平均气温已上升0.5度,估计50年后将上升到25度。同时,天文台评估21世纪末最后10年,即2090年至2099年,本港的平均气温,将会较60至90年代的年平均气温23度,高出3.5度。天文台指此升幅与全球平均的1.4至5.8度一致。同时,每年夏季热夜数目也大幅增加,会由八晚增加到30晚。

*城市化致温度有增无减

至于极端天气方面,研究显示每年夏季酷热的日数,即气温在33度或以上的日子会增加。

而香港的年平均最低气温,在2090年至2099年这10年里,也会较60至90年代的平均最高气温20.9度上升3.7度。年平均最高气温亦会较1961至1990年的平均值25.7度高3.7度。每年冬季气温12度或以下日数,会由21日下降到少于1日。天文台助理台长杨继兴说:“冬季有八成机会再没有寒冷的日子出现。粗略地讲,就是10年中有8年的冬季没有一日是寒冷的。”

杨继兴表示,天文台由19世纪末至今,上升速度为每100年1.2度,高于全球平均地面气温在20世纪0.6度的升幅。他解释之所以有0.6度的差距,主要是因为在计算全球平均气温时未包括城市化的因素,而香港的天文台被城市包围,“城市的建筑物、混凝土的建筑物,在日间吸收阳光,晚上将热能散出来”。

杨继兴强调,气温上升与能见度无关,而与城市化有关;能见度下降和气温上升与空气质素差无关。此外,全球温度变暖,或会令空气中的悬浮粒子增加,以致能见度下降。

杨继兴表示,要改善城市化带来的温度上升问题,市民最好节约用电及冷气,减少城市内的废气,同时要爱惜纸张,因为树木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天文台今次的研究,参考了世界各地主要气候中心以超级电脑模拟未来气候的结果。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澳洲及日本的主要气候中心,以全球气候模式在一些特定的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对全球未来气候包括气温作出了电脑模拟。

*空气差与台风有关

另一方面,署理环保署长司徒高义表示,近日空气质素欠佳,与台风有关,积聚在广东和香港污染物未能吹散,预期未来几天会好转。

他表示,本港的污染物,主要来自交通工具和发电厂。环保署正研究,引入欧洲联盟马达技术,协助私家车减低排放污染物。(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港涉的士投诉去年逾1.2万
茶饮店员工被拖粮 港工会吁招聘平台设监管机制
港慢性肾病免费筛查计划8月开始
港反修例、国安案审期大幅超预计 案件轮候时间增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