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奇迹”背后的迷思(1)

标签:

【大纪元9月21日讯】(美国之音记者若思报导) 中国近年来在经济上的崛起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瞩目,也使外界对中国产生了推崇与畏惧两种反应。美国权威人士指出,这两种反应都忽略了中国经济“奇迹”背后的严重不足以及美国从中国与世界经济接轨中所获得的战略好处。 *经济成就有目共睹*

自从七十年代末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的巨大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多年来,中国经济以接近百分之十的速度增长。根据华盛顿的智囊机构卡托研究所的统计,按购买力评价计算,中国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它所吸引的外资在全世界也首屈一指。与此同时,中国也变成了世界工厂,印着“中国制造”标签的产品源源不断地流向地球的各个角落。

*对中国经济崛起的两种反应*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国际问题研究员乔治﹒吉尔伯伊在《外交》杂志发表的题为“中国奇迹背后的迷思”的文章中指出,对于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国际上目前有两种反应。一种是对中国经济前景的非理性夸大导致许多外国投资者急于抓住与中国企业合资的机会,而不顾这些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如何;另一种是对中国经济取得的成绩与发展潜力的过高估计使“中国威胁论”的呼声越来越高。

持这种观点的人士认为,中国最终将会利用它在贸易和技术上的优势,在经济、技术和军事上对美国构成威胁。文章表示,这两种反应都是错误的,因为它们都忽略了中国经济“奇迹”背后的严重不足。

*不推行政治改革的严重后果*

目前在中国的一家外国企业中担任高级主管的吉尔伯伊指出,由于北京迟迟不推行政治改革,已经产生了两个严重后果。第一个后果是,为了制止一个政治上独立的私营领域的崛起,中国政府极力扶持国有企业,并推行有利于外资的政策。这导致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工业品出口中占据领先地位,在中国的国内市场中也取得了重要的位置。

结果,中国的工业领域只剩下效率低下、但仍具实力的国有企业和技术上越来越占主导地位的外国企业,而中国的私营企业到目前为止还不具备与这两类企业平等竞争的能力。

第二种结果是,中国没有改革的政治体制在中国的企业管理人员中滋生出一种追求短期利润、地方自主和经营过度多样化的“企业文化。”文章说,绝大多数的中国企业把注意力集中在培养与上级官员的特殊关系上,拒绝建立横向联系,放弃了为长远利益进行的技术发展和投资。

*中国工业依赖外国技术和资本*

吉尔伯伊在《外交》杂志发表的文章中指出,中国的高新技术和工业品出口目前仍然由外国投资的企业所主导,中国的工业企业严重依赖从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进口的设计、关键零部件和制造设备来发展生产。同时,中国企业极少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吸收进口的技术。这使中国企业不可能很快成为全球高新技术产业中的有力竞争者。

*沃尔夫:技术水平快速提高*

不过,美国著名智囊机构兰德公司的高级经济顾问查尔斯﹒沃尔夫在接受本台的采访时表示,虽然跟外国企业比起来,中国公司的技术水平目前还不算高,但是在过去几年里,中国企业的技术水平提高得很快。

沃尔夫说:“在1998年到2003年期间,(中国)工人的生产率,也就是每人每年、或每小时的产出提高了百分之六到百分之七,这是相当大的增幅。这个数字包括中国所有的公司。由于外国公司的雇员在七亿中国就业队伍中只占很小的比例,如果中国公司的技术水平没有大幅度提高,每人每年的产出不可能提高百分之六或百分之七。”

*甘布尔:国有企业效率低下*

总部设在罗德岛的咨询公司新兴市场战略公司的总裁威廉﹒甘布尔认为,这篇文章关于中国的国有企业效率低下、不肯为长远利益进行投资的分析是正确的。甘布尔表示,国有企业无论在哪个国家,都不可能有优异的表现。

他说:“因为它们不能有效地分配资金,没有能提高公司效率的、经济上的反激励措施。换句话来说,它们不能裁减员工,企业不能宣告破产。企业被当作政治工具来使用。国营企业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在全世界都是如此。”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曹思源:江泽民去留与中国政改无关
金鸡啼鸣 星光黯淡 银川人竟然不识刘晓庆
分析:海外媒体看中国权力交替
台美公民协会休斯顿分会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