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成功利用化学遗传学筛选抗SARS药物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9月21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卢健辉香港21日电)在全球医学家针对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病毒努力研制有效药物之际,香港大学医学院成功利用崭新的化学遗传学技术,发现一百零四种小分子化合物具有抑制SARS病毒的特性,为治疗SARS病人带来曙光。

港大医学院院长林兆鑫今天表示,港大医学院微生物学系、生物化学系和理学院化学系,从去年起与国际知名爱滋病专家何大一的美国Aaron Diamond爱滋病研究中心合作研究有潜质成为抗SARS的药物。他们通过一种名为化学遗传学(Chemical Genetics)的崭新技术,并利用港大的小分子化合物库进行细胞模型测试,筛选可用于治疗SARS的小分子化合物。

他解释说,化学遗传学是一种崭新的技术,有助于了解蛋白质对抗病毒的功能,过程与传统遗传学利用变异来确定蛋白质的功能相类似。这项技术是全球首个将化学遗传学成功应用于对抗突发性传染的研究,高通量筛选研究提供另一个快速和系统化的方法,研究阻止病毒传染的途径。

在全球首次发现SARS为冠状病毒的港大微生物学系主任袁国勇表示,他们利用化学遗传学新成法研究,这次研究从五万零二百四十种不同结构的小分子化合物中,找出一百零四种具抗SARS病毒的特性,就像用五万多条锁匙,逐一去测试。

他指出,这一百零四种小分子化合物将能发展成治疗SARS的药物。其中两种可抑制SARS病毒的主蛋白,七种可抑制解旋(酉每)和十八种可阻止SARS病毒的刺突蛋白加压素转换成酵素二入侵人类正常的细胞。

不过,他表示,有关研究仍在细胞模型测试阶段,相信仍须一段长时间,才可以发展出新药。

另外一位参与研究的港大医学微生物学系助理教授高一村说,研究发现刺突蛋白加压素转换酵素二已被证实可协助SARS病毒入侵人类正常的细胞,这是病毒入侵身体的第一步。SARS病毒进入身体和找到合适细胞后,就会以极快的速度繁殖,其后释放出有毒的传染性物质。主蛋白在蛋白水解过程中分解病毒性蛋白,而解旋(酉每)则有助于转录和复制病毒,这些都是SARS病毒的致病通路。

他指出,化学遗传学提供了一个快速而系统性干涉病毒发病机理的新方法,医学家了解每一只细菌、病毒和真菌的基因、异变、生长、毒性的特性,并于很短时间内找出这种抗细菌的药物,为今后对抗突发性传染病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这项突破性究研结果已于二零零四年9月十8日在国际科学期刊Chemistry and Biology 上公布。SARS在去年引发了全球的健康危机,在短短数月内,造成了二十九个国家或地区超过八千人感染,导致九百名多人死亡。

港大医学院的科研人员,当时也发现了这种破坏力极高的SARS是由全新的冠状病毒所引起的。医学界至今仍努力研制能治疗SARS病毒的有效药物,以防范今后可能再出现的SARS疫症。

相关新闻
台总统经济小组召集人换人  萧万长:不意外
中国禁止揭发SARS疫情的前军医出境领奖
德州达拉斯举办台湾美食游园会
蒋彦永未获中国放行  女儿代领麦格塞塞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