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垃圾强制分类 10县市起跑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月1日讯】〔自由时报记者王昶闵╱台北报导〕今日起环保署“垃圾强制分类”计划正式启动,由台北市等十个县市率先实施,民众必须将家庭垃圾分一般垃圾、资源垃圾及厨余三类,违者依法可处一千二百元至六千元罚款,并于九十五年起全国全面实施。

先行实施“垃圾强制分类”的县市包括:基隆市、台北市、新竹市、台中市、台中县、嘉义市、台南市、高雄市、高雄县、宜兰县等十个县市。其中宜兰县、台南市今天起就直接开罚,其他县市前三个月为劝导期,仅对故意违反垃圾强制分类或屡劝不听的民众加以处罚。

“分三类、好OK!”是这次的政策口号,环保署刻意简化分类,环保团体亦表示肯定,去年底的民意调查也显示,高达九成民众支持这项政策的推动。

不过,两年前环保署也曾大张旗鼓推动限用塑胶袋政策,现在除了大商家不敢明目张胆,一般商家早就没人在乎。环保团体指出,环保政策推出必须谨慎,若一再受挫,折损的是民众的信心与政府的公信力。环境品质文教基金会秘书长刘铭龙痛陈,配套措施不足,垃圾强制分类前景黯淡,关键之一,就是垃圾袋没有统一。

刘铭龙表示,与其全面强制垃圾分类,不如保持一定弹性,最起码各地方政府得先统一辖区内垃圾袋规格,最好能鼓励垃圾费随袋征收,一方面也能增加经济诱因,这些都需长期宣导,如今为了绩效,政策仓促上路,成效将难如预期。

环保署废管处副处长杨庆熙则表示,垃圾袋的透明度,少数县市已有规范,宣导期过后将视情况加强要求。至于垃圾费随袋征收计划,也有一、两个县市有意推行,要推广仍需一段时间。

主妇联盟常务董事陈曼丽指出,像杀虫剂罐、农药罐、干电池之所以要回收,最主要是因会造成污染,却被归在资源垃圾中,可能被民众误解当成一般垃圾来丢,进而被焚烧、掩埋,反而造成严重污染,对此仍须加强宣导。

环保署官员也提醒民众,像瓦斯罐、农药罐、有机溶剂容器或干电池、日光灯管等有污染之虞的物品,应该尽量独立包装回收,千万别当成一般垃圾丢弃;台中县环保局甚至将杀虫剂罐、农药罐列为有害垃圾。

而环保团体对厨余回收也有很多意见,台湾环保联盟会长陈椒华表示,这次等于是将全台三分之一县市的厨余纳入回收体系,量实在不小,政府应该加强健全回收机制,不要过分依赖少数大厂。

此外,刘铭龙则认为,厨余回收应增加有机堆肥的比例,不要全数提供养猪,如此一来才不致等于变相鼓励养猪业,让台湾沦为日本的养猪场,反而制造出更多污染源,造成环境的负担。

**分类回收 各县市规定有异

〔自由时报记者╱连线报导〕垃圾强制分类即将上路,应回收项目不但数量多,各县市对于资源、厨余回收规定也有部分差异,提醒民众多注意,如不清楚,可询问清洁队员。

其中又以台北市的分类较复杂,在分三类原则外,资源垃圾又细分“平面”、“立体”两类,所谓平面指的是,旧衣、废纸等,立体则指废瓶罐、废电池、废日光灯管等,必须分开处理。厨余回收方面,也要求细分“养猪厨余”及“堆肥厨余”两类。

养猪、堆肥怎么分?官员表示,人可以吃且吃剩的熟食,便是养猪厨余,不能吃的例如生菜果皮是堆肥厨余,回收前必须先沥干,再以两个容器装盛,再交由垃圾厨余车回收。

此外,台北市也有“独家”服务,免费为民众处理干净的塑胶袋、保丽龙空盒。

台中县环保局提醒,小纸屑、纸餐盒、烟盒等也是资源垃圾,属可以回收的范围,厨余主要为养猪厨余,但不包括鸡骨头等;果皮、椰壳等则属于生厨余,目前多不回收,仅部分乡镇公所备有破碎机,民众砍伐的树枝、树叶等也可回收做堆肥。

台中市分类项目较多,除了一般垃圾、资源垃圾及厨余之外,也将旧衣及旧家具列为资源垃圾分类项目。

台南市早在一年多前即率先推出“三二一轻松作环保”宣导垃圾分类,垃圾处理方式一切仍照旧。

高雄市自九十一年实施垃圾强制分类回收后,先期采取一般垃圾及资源垃圾分类,偏重铜铁铝、纸类、塑胶等物品的回收;环保局预定九十五年兴建厨余厌氧消化发电处理厂,在过渡期间,今起回收厨余将由屏东长治乡的养猪业者先行收运。

嘉义市的一般垃圾、厨余,分交由垃圾车及垃圾车厨余桶,资源垃圾交由资源回收车清运。并将于今日下午五时起,调派六十二位稽查人员到市辖三十一条垃圾车清运路线,进行劝导稽查,一旦发现市民未落实垃圾分类,将当场开立劝导单,并要求市民将垃圾包内资源垃圾分类出来后,再交由资源回收车带走。

评论